手陽明大腸經


本經腧穴:起於商陽,止於迎香,左右各20穴位。


1.商陽 (ShángyángLI 1) 井穴
【定位】 食指橈側指甲角旁01
【解剖】 有指及掌背動、靜脈網;布有來自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橈神經的指背側神經
【主治】
齒痛,咽喉腫痛等五官疾患;熱病,昏迷


2.二間 (ErjiánLI 2) 滎穴
【定位】 微握拳,當食指橈側第2掌指關節前凹陷中
【解剖】 有指屈淺、深肌腱;有來自橈動脈的指背及掌側動、靜脈,布有橈神經的指背側固有神經,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
鼻衄,齒痛等五官疾患;熱病


3.三間 (SānjiānLI 3)輸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橈側第2掌指關節後凹陷處
【解剖】 有第一骨間背側肌,深層為拇內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頭靜脈其示部),指掌側有固有動脈;布有橈神經淺支
【主治】
齒痛,咽喉腫痛;腹脹,腸鳴;嗜睡


4.合谷 (HéguLI 4) 原穴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又名虎口
【解剖】 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第一骨間背側肌中,深層有拇收肌橫頭;有手背靜脈網,為頭靜脈的起部,腧穴近側正當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布有橈神經淺支的掌背側神經,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
頭痛,齒痛,口眼歪斜,耳聾,失眠,目赤腫痛,鼻衄等頭面五官諸疾;諸痛症;熱病,無汗,多汗;經閉,滯產


5.陽溪 (Yángxī,LI 5) 經穴
【定位】 腕背橫紋橈側,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
【解剖】當拇短、長伸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橈動脈的腕背支;布有橈神經淺支。
【主治】
手腕痛;頭痛,目赤腫痛,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


6.偏曆 (Piānlì,LI 6)絡穴
【定位】 屈肘,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處

【解剖】 在橈骨遠端,橈側腕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頭靜脈;掌側為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背側為前臂背側皮神經和前臂骨間背側神經
【主治】
耳鳴,鼻衄等五官疾患;手臂酸痛;腹部脹滿,水腫


7.溫溜 (Wēnliū, LI 7) 郤穴
【定位】 屈肘,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處
【解剖】 在橈側腕伸肌肌腹與拇長展肌之間;有橈動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與橈神經深支
【主治】
急性腸鳴腹痛;疔瘡;頭痛,面腫,咽喉腫痛;肩背酸痛


8.下廉 (Xiàlián, LI 8
【定位】 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處

【解剖】 在橈骨的橈側,橈側有腕伸短肌及腕伸長肌,深層有旋後肌;有橈動脈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深支
【主治】
肘臂痛頭痛,眩暈,目痛腹脹,腹痛


9.上廉 (Shànglián, LI 9
【定位】 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處

【解剖】 在橈側腕伸肌肌腹與拇長展肌之間;有橈動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與橈神經深支
【主治】
肘臂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頭痛;腸鳴腹痛


10.手三里(LI 10
【定位】 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

【解剖】肌肉、神經同下廉穴,血管為橈返動脈的分支
【功能】 清熱明目,理氣通腑
【主治】
手臂無力,上肢不遂;腹痛,腹瀉;齒痛,頰腫


11.曲池 (Qūchí, LI 11)合穴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解剖】 橈側腕長伸肌起始部,肱橈肌的撓側;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本幹
【主治】
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五官疼痛癮疹,濕疹,瘰鬁


12.肘髎 (LI 12
【定位】 屈肘,曲池穴外上方 l寸,當肱骨邊緣處

【解剖】 在橈骨外上髁上緣肱肌起始部,肱三頭肌外緣;有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
【主治】 肘臂部疼痛、麻木、攣急


13.手五里( LI 13
【定位】 在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曲池穴上3寸處

【解剖】 在肱骨橈側,為肱橈肌起點,外側為肱三頭肌前緣;稍深為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內側為橈神經
【主治】
肘臂攣痛;瘰鬁


14.臂臑 (Bìnào, LI 14
【定位】 在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曲池穴上7寸,三角肌止點處

【解剖】 在肱骨橈側,三角肌下端,肱三頭肌外側頭的前緣;有旋肱後動脈的分支及肱深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有橈神經本幹。
【主治】
肩臂疼痛不遂,頸項拘攣;瘰鬁目疾


15.肩髃 (LI 15
【定位】 肩峰端下緣,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舉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
【解剖】有旋肱後動、靜脈;有鎖骨上神經,腋神經
【主治】
肩臂攣痛,上肢不遂;癮疹


16.巨骨 (LI 16
【定位】 在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處

【解剖】 在斜方肌與岡上肌中;深層有肩胛上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分支,副神經分支,深層有肩胛上神經

【主治】
肩臂攣痛,臂不舉;瘰鬁,癭氣


17.天鼎 (LI 17
【定位】 在胸鎖乳突肌後緣,扶突穴直下1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下部後緣,淺層為頸闊肌,深層為中斜角肌起點;有頸外淺靜脈;為副神經、頸皮神經在胸鎖乳突肌後緣穿出處,深層為膈神經的起點
【主治】
暴喑氣梗,咽喉腫痛;瘰鬁,癭氣


18.扶突 (LI 18


【定位】 在結喉旁約3寸,當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之間
【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胸骨頭間頸闊肌中,深層為肩胛提肌起始點;深層內側有頸升動脈;布有耳大神經,頸皮神經,枕小神經及副神經
【主治】
咽喉腫痛,暴喑癭氣,瘰鬁;咳嗽,氣喘;頸部手術針麻用穴


19.口禾髎 (LI 19
【定位】在上唇部,水溝穴旁0.5寸,當鼻孔外緣直下

【解剖】 在上頜骨犬齒窩部,上唇方肌止端;有面動、靜脈的上唇支;布有面神經、三叉神經第二支下支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口噤


20.迎香 (LI 20)手足陽明之合
【定位】 在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約0.5寸,當鼻唇溝中
【解剖】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為梨狀孔的邊緣; 有面動、靜脈及眶下動、靜脈分支;布有面神經與眶下神經的吻合叢

【功能】 散風清熱,通利鼻竅
【主治】
鼻塞,鼽衄;口歪;膽道蛔蟲症


疾病症候:患手陽明大腸經疾病者,主要反應在頭、面、耳、鼻、喉及熱病,有下列病候:頸腫、牙痛、鼻炎、面癢、面癱、眼珠發黃、流清鼻涕鼻血、口乾、喉腫痛、肩臑痛、食指不能動、本經所經之處發熱而腫或發寒顫抖。


食補重點:對大腸運作有利的食物有些是分解出來的養分可以直接變做供給大腸用的能量;有些則是有滑腸、通便作用,讓廢棄物無法長期滯留在大腸裏。
蔬菜─扁豆、木耳、豌豆、茄子、蘑菇、白菜、菠菜
水果───香蕉、桃子、杏、石榴、南瓜。
榖糧───玉米、蕎麥、高梁米、黃豆。


肉類───沒有!


其它───胡椒、核桃仁。


其中石榴、胡椒、扁豆、豌豆有澀腸止瀉的作用,適合在上午七點至九點間食用;其它都是有利於通便、滑腸,適合在早晨五點至七點間食用。要注意拉肚子的時候別去吃那些滑腸、通便的;便祕的時候別去吃那些止瀉澀腸的。


對應時辰:卯時,也就是清晨五點至七點,這個時段氣血流注於大腸腑,所以此時大腸工作最勤奮。多數人一早醒來,刷牙洗臉之餘、最舒服的就是上個大號。這時拉出來的米田共,它的色澤、質、量、次數,都可做為判定大腸運作正常與否的指標。若是便祕、瀉肚子,表示大腸運作有受到某些「打擾」。大腸運作失調,有時候也可視為身體其它部位病變所併發出來的症狀之一。


簡易保健法:大腸乃「庚金之腑」,大腸氣「實」,則傷熱、腸滿不通;大腸氣「虛」,則傷寒、腸鳴瀉痛。肺與大腸是「表裏」關係:肺屬「陰金」;大腸屬「陽金」,在五行方位上同樣屬「西方」。由五行相生相剋的觀點而言,「金(白色)」生「水(黑色)」;「土(黃色)」生「金」。


另外也可以放鬆站立,男性用左手、女性用右手,在自己的腹部畫圈圈,順時針方向畫圈為「補」;逆時針方向畫圈為「瀉」。「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每次畫卅六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