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上火”中醫有啥好辦法?

九牧林醫家導讀:有許多朋友問,“我這人很容易上火,動不動就東痛西病的,有沒有好辦法來控制?”還有朋友說,“這幾天老上火,為何吃了清火劑卻不見效?” 其實,“上火”純粹是民間的說法,大體上與中醫也有關係。如果說,你要認真地翻遍中醫藥辭典,尋找“上火”條目,可能會失望,如果再認真到《辭海》《辭源》上尋找,舊的肯定無法發現。


但是,自從2003年“SARS”(非典)暴發以來,以清熱解毒的中成藥和清火降火的保健品突然多起來,“喝了不上火”的涼茶廣告也多了,特別是去年“5。12”後,王老吉曝了,網絡上口號怕上火喝王老吉!愛國就喝王老吉!現在“上火”成了流行詞!


上火,民間怎樣理解?大致歸納有這幾種情形:一是心裡煩、睡不著,是上火;二是脾氣大、易發火(怒),是上火;三是嘴巴幹、咽喉痛,是上火;四是口腔潰瘍、舌尖糜爛,是上火;五是口苦、口臭、牙齦腫痛,是上火;六是咽燥、喉癢,是上火;七是心窩裡有燒灼感,是上火;八是臉上長痘痘、身上長癤子,是上火;九是臉發紅,有一陣陣烘熱感,是上火;十是大便乾結不通,是上火;十一是喝白酒後全身躁熱,是上火等。儘管對火熱症狀的感覺,是一種表面現象,但符合情理。雖然,許多對於“上火”的治療,認識一致的就是選用清熱瀉火解毒的中藥,如口服金銀花、番瀉葉、苦丁茶、牛黃解毒片等,甚至細菌感染髮炎後,使用抗菌消炎藥。


上火,為啥用了清火法卻無效?許多時候,往往是在於採用了清火方法卻毫無療效,那又是何種原因?這是叫許多人大為不疑惑的問題,也是最多就診或諮詢的問題。中醫上,對火及其致病機理的認識,是有一套完整的學說。正由於人們對“上火”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直覺上,採取的治療手段,也往往就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之法,想有良效自然就不容易了。中醫認為,火是五行之一,代表著五種基本物質的一種,與其他木、土、金、水四種物質共同運行不息,演繹著各種複雜的自然現象。“火曰炎上”具有溫熱、向上升騰的抽象特點。在病因學說中,火為外感六淫之一,常與熱、溫並稱,均為陽盛所生,只是程度上有所差異,火為熱之極,溫為熱之漸。在病機學說中,火則是從內而生,成為體內的一種病理產物,導致人體組織器官的各種病理變化。內生之火,又稱“內火”或“內熱”,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鬱滯,或由於病邪的鬱結,產生火熱內擾,導致人體陰陽失於平衡、臟腑功能發生紊亂,某些功能相對處於亢奮的病理狀態。


上火,要區分內火或外火 認識“上火”,首先要區分“上”的是內火還是外火。


外火就是六淫外邪中的火熱之邪,如在長夏(高溫季節)從外界感染了因太陽光烤曬的暑氣,引起身體的“發熱”等症狀。一般地說,從外界感染的“上火”比較容易治療。從內而生的“上火”,其發病機理複雜、症狀雜亂、證型較多,治療上就較為困難。如症見咽喉乾燥、口腔潰瘍的“上火”,除外感熱邪可引發外,更多的是“內火”所致,而且有多種不同的性質,如肺陰不足,陰虛火旺;或肝氣鬱結,肝火上擾等。病根不同,治法當然各異。


上火,按部位區分上中下 中醫常常把頭昏、咽喉腫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熱症狀,叫“上焦火”;把煩熱口渴、胃脘痛等中間部位的的火熱症狀,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的火熱症狀,叫“下焦火”。內火大致可分為虛、實兩類。實火多源於陽氣有餘,或邪鬱化火等,其病勢較急,病程較短,臨床多見高熱,面赤,小便黃赤,大便秘結,或口舌糜爛生瘡等。虛火多源於精虧血少,陰虛陽亢,虛火上炎,其病勢較緩,病程較長,臨床多見五心煩熱,或午後潮熱,盜汗,失眠,口乾咽燥,眩暈等。至於治療,原則是實火宜瀉,虛火宜補。


辨別內火中的實火與虛火,不能簡單化,在臨床上具體到某一個人,實際情況更為複雜,比如有的人也許飲食不消化,造成積滯,鬱而化火,但其身體素來虛弱,這就是虛實夾雜的一種情況;反過來,有的人也許幾天未休息好,過度疲勞,陰虛火旺,但他身體素來強壯,這也是虛實夾雜。這時治療就要補瀉兼施了。


上火,按五臟辨別虛實 中醫常常按臟腑開竅,如把目赤腫痛稱“肝火”,鼻扇氣喘稱“肺火”,口舌生瘡稱“心火”等等。結合臟腑內在情況,還將火統分“虛實”兩大類,症狀重,來勢猛的屬實火;症狀輕,時間長並伴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等的屬虛火。 細分類為治療提供依據。治療“上火”關鍵注意:一是選用中藥,而不盲目投用西藥。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後者卻只能針對症狀治其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


辨別五臟火虛實食聞法


心火: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复口腔潰瘍、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婦女在夏天情緒極不穩定,特別是更年期的婦女,如突受情緒刺激,則會煩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主要是由於心腎陰陽失調而導致心火亢盛,從而出現失眠多夢,胸中煩熱,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瘡,潮熱盜汗,腰膝酸軟,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紅,脈數。治療上,應給予中藥對證滋陰降火,如棗仁安神丸,二至丸等。飲食上,應多食酸棗、紅棗、百合或者乾淨的動物胎盤等養心腎之品。


實火食療方:蓮子30克(不去蓮心)、桅子15克(用紗布包好),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肺火: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


孩子在夏天,最容易肺上“火”。一般來說,火大的孩子平素性情急躁,煩躁易怒,大便乾,手足心熱,喜食冷飲,食慾較差,睡覺時蓋不住被子,喜歡俯臥而睡,口唇發紅,舌質紅,舌苔少,脈細而且快。


對於“火大”的孩子,應及時給予中藥對證治療。如孩子屬肺熱鬱閉可給予通宣理肺丸、麻杏石甘湯,陰虛肺熱可給予養陰清肺口服液或者金果飲,濕熱瀉給予葛根芩連湯等。同時,夏天應該注意給孩子多飲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 食療方:用豬肝一副,菊花30克(用紗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胃火: 虛火症狀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症狀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燥。中年人,在單位裡是骨幹,家庭裡是頂樑柱,往往壓力大而傷肝化火,火邪及胃,易發胃火。


如何判定中年人夏天“胃火”呢?


實火食療方: 取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各適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粳米、綠豆煮粥食之。


肝火:表現為面紅目赤、頭痛頭暈、耳鳴、眼乾、口苦口臭、口乾咽疼、兩肋脹痛、尿黃便秘、甚至吐血。一般來說,青壯年夏天肝火較旺盛。症狀常伴有性急易怒,心煩易怒,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弦數。這種肝火旺盛的小伙子,不僅要給予中藥對證治療,如口服龍膽瀉肝軟膠囊、杞菊地黃丸等,而且應囑其少吃酸味多吃甘淡性溫微辛食物,以養肝健脾和胃,抗禦外邪對人體的侵襲。還應禁忌大辛大熱及海腥類的食物,不吃過膩過酸及煎炸食品,如辣椒、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以免“火”上澆油。食療方,用川貝母10克搗碎成末,梨20只,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煮,食梨塊。


腎火:夏天陽氣旺盛,腎實火,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躁。腎虛火,往往是老年人腎陰虧虛,出現腰膝酸軟,心煩,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難,兼有手足心發熱,陽痿,早洩,盜汗,口渴,咽乾或口舌糜爛,舌質紅,或僅舌尖紅,少苔,脈細數。對證治療,給予滋陰降火中藥,如知柏地黃丸等,飲食上應少吃刺激性及不好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麵團等,多吃清淡滋補陰液之品,如龜板膠、六味地黃口服液等,多食富含維生素B族、C族及富含鐵等食物,如動物肝、蛋黃、西紅柿、胡蘿蔔、紅薯、橘子等。 食療方:將豬腰子兩隻,枸杞子、山茱萸各15克,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 因此,對於“上火”,切不可不管內火外火、虛火實火,統統投以清瀉降火之劑。對於養生者來說,學一點中醫知識,對照自己的體質情況,摸索一些保養規律,遇上“上火”之類的小毛小病,自己稍加調攝也未嘗不可。


建議,若是“上火”了,或懷疑自己患了“上火”病,最好去看中醫,這樣來得有效可靠。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導赤散等,治“實火”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藥泄火,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見“火”就用三黃片之類,有時並不奏效,反而誤事。


實火者忌食物品胡椒肉桂丁香無論是因實火,還是虛火尿血者,概不宜食用丁香之類五香粉;人參性溫熱,味甘苦,為補氣強壯之物。但有助熱上火、耗陰動血之弊 ;白酒、辣椒、花椒、大蒜、生薑、洋蔥、茴香、鵝肉、公雞、狗肉、羊肉、各種海魚、蝦子、蟹、芫荽、香椿頭、芥末、荔枝、龍眼肉、川芎等。


有些人夏季常常容易出現眼睛紅腫澀痛,或喉嚨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及舌尖糜爛疼痛等“上火”症狀。注意夏季“上火”以食療祛之,常可收到獨特療效。


http://ls1919.blog.sohu.com/116601516.html


一般表現為胸脅脹滿,善嘆息,口苦咽乾,多食善飢,口渴喜冷飲,伴有面紅目赤,心悸失眠,性急易怒,畏熱汗出,頭暈目眩,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燥,脈沉弦數有力。治療上,應給予中藥對證清肝瀉胃,如龍膽瀉肝湯、清胃散,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的攝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