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時鐘養生法        


   「逝者如斯乎,不舍晝夜!」時間推移,日夜更迭,晝夜交替,流年似水!


「歲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你我都是時間長流中的過客,身體、容貌、健康、機能,隨著時間歲月的流逝,自然老去!一生的壽命,由上帝決定;一天的健康,由自己作主。理解一下,「人」這一個生物體一天之中的「生理」變化,這就是「生理時鐘」。


  「生理時鐘養生法」,又稱「生物鐘養生法」。


 人體這個生物體,是大自然中的一個個體。個體的生理時鐘,也稱為「生物時鐘」,是關於人體生理的、生物學的一種「時間醫學」。 


       人體的大腦皮層,是這個個體各種生理活動的最高調節器官,它的基本活動方式,是進行「條件反射」。人們如果長期、定時從事某種活動,如:按時起居、起床、就寢、上班、工作、進食、喝茶、喝酒、排便……等,便會「日久成習」,形成良性條件反射。一旦「習慣成自然」,也就形成了「生物鐘」的固定模式。在從小養成的美好習慣之後,最好最好,不要隨意去破壞或搞亂它。


人體內部,自有生物規律。維持健康和自律神經的平衡,一定都要遵循生物鐘的運行。一個人的生物鐘運轉正常,身體就會健康;相反地,違反身體的自然律動,生物鐘錯亂,就會折損健康,容易罹患疾病,甚至影響壽命!


一、中醫學的人體生理時鐘


  中醫學的十二經絡,有所謂「一日而50營」的氣血流注循行,也就是指氣血循環十二經絡,滋潤營養全身。這些生理時鐘的運作,主要就是指氣血流注經絡,經由經絡流注全身上下,形成一個自然、規律、而又左右著我們的生理狀態的體系功能。古典的針灸口訣〈子午流注歌〉有云:「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丑肝通。」一天24小時、十二時辰中,人體十二經絡,自然運行、流轉、遍佈於全身,形成完整的「時間體系」,也是中醫學具體的「時間醫學」理論基礎。


 以下即是經絡、時辰的時間對照表:


一、肺  經:寅時(3-5)


二、大腸經:卯時(5-7)


三、胃  經:辰時(7-9)


四、脾  經:巳時(9-11)


五、心  經:午時(11-13)      


六、小腸經:未時(13-15)


七、膀胱經:申時(15-17)     


八、腎  經:酉時(17-19)


九、心包絡經:戌時(19-21)   


十、三焦經:亥時(21-23)


十一、膽  經:子時(23-1)    


十二、肝  經:丑時(1-3)


二、現代醫學的生物鐘現象


   現代醫學對於人體「生物鐘」的研究,針對全身身體機能的運作,包括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等的變化,都有一套極為詳細的分析。以下即是依照前述中醫學所排列的時辰次序,列舉現代醫學在時間醫學方面的分析,中西醫學相互對照、比較,值得作為匯通參考。 


凌晨3時:全身休息,肌肉放鬆,此時血壓較低,脈搏和呼吸次數減少。


4時:血壓更低,腦部供血量最小。全身器官工作節律緩慢,但聽覺靈敏。注意:不少人都在此時中風或死亡,主要原因就是血壓太低、血流量少,以及突然起身,天氣寒冷,加上站立如廁,導致腦中風病變。


5時:腎上腺素不分泌。在經歷淺睡、深睡之後,此時起身,陰陽平衡,情志舒緩,精神飽滿。


6時:血壓逐漸升高,心跳加快。即使想睡,也睡不安穩。


7時:腎上腺荷爾蒙達到最高潮,此時心律加快,體溫上升,血液加速流動,人體免疫功能特別旺盛。


8時:肝臟內的毒素排除殆盡。此時絕對不宜飲酒,以免帶給肝臟很大負擔。


9時:整體活動力大幅提高,痛感降低。


10時:精力充沛,注意力和記憶力,處於最佳狀態,最適宜從事工作。


11時:心臟努力工作,血流充沛,動能十足,不易疲勞。


12時:全身總動員,此時最好勿立即進餐,不妨稍微延後一些。此時對酒精感受極為靈敏。


13時:肝臟需要休息,有部分原糖進入血液;容易感覺疲勞,需要休息。


14時:此刻是一天中第二個最低點,生理反應遲鈍,精神困頓。


15時:情況較為好轉,器官敏感,特別是嗅覺和味覺。工作能力逐漸恢復。


16時:臉部潮紅,出汗,胸部氣鬱。工作較耗精力,出現體內代謝變化。


17時:工作效率最高。嗅覺和味覺,處於最敏銳的時刻。


18時:痛感重新下降,希望增加活動量。此時適為下班,體能潛力處於高潮時刻,但精神壓力因素,會削弱這種體力。


19時:此時血壓升高,情緒最不穩定。


20時:一天的食物和水份,儲備充足,此時體重最重。反應靈敏。


21時:神經活動敏銳。晚間記憶力增強,可記住白天記不住的東西。


22時:荷爾蒙濃度和體溫均下降,呼吸減緩,身體各種功能處於低潮。


23時:人體的能量持續走下坡,準備休息,執行修復細胞工作。


24時:生理最低潮狀態,此時最好休息睡覺,不宜再做任何活動。


午夜1時:進入淺睡階段,生理節律處於靜止,對疼痛刺激特別敏感。


2時:除肝以外,體內大部分器官工作節律極慢。身體處於休息狀態。 


三、順天應人,健康養生


     《左傳》中子產曾云:「違天不祥,必有大咎。」生物鐘也好,生理時鐘也好,原本只是人體自然不過的天生狀況,經由現代專業醫學學理、經驗的累積,科學儀器的發明,實驗分析愈益精密、透澈,因而歷經現代醫學科技不斷的實證,驗證了生理時鐘的存在,也更進一步系統化生物鐘的存在,精密地解析了人們的、生物個體的習性。


        年少時,多培養一些好習慣,形成固定的「生理時鐘」;年長時,這些好習慣自然帶領著我們,變成良好的生活習性。生理時鐘的學理與觀念,指引我們的作息規律,也為我們的健康養生之道,提供具體指引方向的南針!


 


 保健養身 -自然調理術(一)-【生理時鐘】時序生物學 掌控了什麼?
身體內在及外在的不當周期改變會生病;1天24小時,各有其該吃及該做的事;配合季節、順應節氣來養生,可以活得很健康,這些道理是從何而來的?打破這樣的自然規律,又會如何呢?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信謙說,古老文化開始,人類就知道,生活並非直線性運行,而是周期性循環;就像佛教談輪迴、《聖經》也提及「天下萬物都有定時」,傳統上從宗教與哲學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周期性的觀念,不過醫學的發展,從近代啟蒙時期,抱持了「機械論」觀點,認為人體是由一堆有如「機械零件」的物質組成,壞了就修理更換,是屬於比較直線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周期性的關係。因此,時序生物學在當時就停頓了下來,直到近幾年才開始重新被重視。
◆ 生理時鐘 影響範圍大 ◆

廣義來看,生理時鐘就是生物節律的變化,李信謙說,在生物節律上,人體從最小的單位「細胞」開始,就有細胞周期,各種細胞分化的節律又各不相同。例如神經細胞不再生長,就是停止在某個節律上久一些,但一段時間後,就會繼續它的節律,開始老化;應停留在靜止期卻又不正常活化了,就是癌症的產生;應該活化卻停止不動,就會提早老化。
生物節律是可以介入調整的,醫學上也利用生物節律,進行各種治療,例如皮膚的角質增生,新皮換舊皮,有一定的循環,但也會受外在環境與身體狀況的影響而改變,果酸換膚可算是人為的加速生物節律;又如癌症的治療,有人提出可與細胞周期一致,在不同的細胞周期介入,調整細胞週期,可在快速分化的時間點投藥等,對治療癌症就有幫助。  
也就是說,生物節律從小到大,有幾秒鐘循環1次的,例如心跳、呼吸等;有1、2個小時就跑1圈的,像晚上的睡眠周期深深淺淺會循環好幾次;有1天1次跟著日夜節律轉動的,像睡醒周期;也有論月的,例如月經;年周期的,例如在精神病理上,冬天是憂鬱症的高峰,自殺在春天是高潮期等。死亡其實也有一些周期性的蹤跡可循;一般都有感覺,在節氣時的死亡率,比其他時候要高些,古時候還有「過不了年」的說法。
所以從小到大的各種生物節律,醫學上就可依此做些介入來改變或治療,但如過度介入,就可能造成反效果,使人體受到傷害。身體內在的不當周期改變會造成疾病,外加的周期改變,長期下來也會造成不良影響,如運動員用荷爾蒙使月經周期延期或改變,長期如此,就可能造成病變。

◆ 疾病也有生理周期 ◆
近年來醫學上對生物節律的研究,發現疾病的生理間也有周期性的影響:
1.半夜到清晨,是呼吸效率最不好的時間,所以氣喘常在此時發作;最有名的,鄧麗君當時即在清晨氣喘發作死亡。
2.胃裡面的pH值在午夜過後最低,所以胃潰瘍的患者容易胃痛,賁門括約肌也在此時最鬆,所以此時容易胃食道逆流;因此常聽到半夜痛醒、躺下來容易胃食道逆流等的說法。就因這樣,過去醫學上常在白天給藥,現在也注意到了這種狀況,調理制酸劑服用的時機;而最注意生物節律的是中醫,給藥也往往會注意時辰的差別。
 
◆ 生理時鐘 失調的影響 ◆
生理時鐘的機制影響如此大,一旦破壞生理時鐘的運作,例如輪班工作者,就不只是睡得夠不夠、要不要補充睡眠而已,很多疾病都可能產生、整體健康狀況會受影響,就好像一部機器,弄亂了一個齒輪,可能整部機器就狀況百出了。李信謙指出,生理時鐘失調可能引起的疾病,目前醫學上已有大型研究證實,包括腸胃疾病、代謝性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均包含在內)、心血管疾病、癌症(例如有研究發現,輪班工作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比率較高)等,醫學上發現其他各部位也都會受生理時鐘失調影響,但尚待大型研究進一步確認。 
◆ 生理時鐘失調4因素 ◆  
生理時鐘失調,原發性因素很少,大多是人為因素造成;李信謙表示,最常造成生理時鐘失調的原因,包括時差、輪班工作、睡眠相位前移或相位延遲等。
因素1→時差
時差是最常見的日夜節律生理時鐘失調,當旅行必須跨越數個時區時,例如從台灣飛往美國,就會產生時差,造成各種症狀,包括失眠、白天昏昏欲睡、消化不良、暴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且可能持續一周或更長時間,有些人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調整新的時間線索,有些人的適應時間就比較短。  
因素2→輪班工作
輪班工作者指得是不在傳統時間內工作者,例如夜班工作或輪班工作人員,這些人雖沒有離開家,卻面臨類似時差的問題。夜班工作者的工作時間與他人相反,當別人在睡覺時卻要工作,自己要睡覺時卻是別人的工作時間,所以睡眠很容易受到噪音、日光、溫度升高等因素的影響,也因此,其睡眠時間,會比一般晚上睡覺而白天工作者少;輪班工作者更糟,因工作時間經常改變,體內的生理時鐘還來不及調整又要更動,所以很難得到充分的睡眠,必須根據生理時鐘的特性,做適當調整。
因素3→睡眠相位延遲
人體內的生理時鐘日夜節律,原本就比24小時稍長,若又常常很晚才睡,久而久之會使體內日夜節律的時間往後延,造成睡眠相位延遲,結果可能不到凌晨2、3點無法入睡,早上該起床時卻起不來。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青少年及年輕人身上,且往往因此影響學業或工作及白天的生活,進一步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因素4→睡眠相位前移
常發生在更年期或老年人身上,因年齡影響,體內日夜節律生理時鐘前移。過了下午就想睡,所以常較早上床,過早醒來,再也睡不著。即使強迫延後上床時間,早上仍很早醒來,非常困擾。
 
◆ 調整生理時鐘4方法 ◆
李信謙說,日夜節律異常對人體影響非常大,固定的生理時鐘,才能維持人體健康,調整時,可從睡眠、光照、運動、正常作息4方面著手。
方法1→固定時間睡眠
每天最好在固定的時間起床,想睡覺時才上床,睡覺前可做些放鬆的活動,如洗熱水澡、少量的清淡點心、輕鬆的閱讀、放鬆的音樂等,但睡前6小時就應避免咖啡因、酒類等攝取,睡前不要抽菸,也不要把酒精當作助眠劑,更應避免長期服用助眠藥物,白天如果累了,可在午餐後小睡片刻,但不可睡太久。
方法2→透過光照治療
在適當的時間曬太陽,有助生理時鐘的調整,另外,透過較長時間的強光照射,也可重新設定體內的生理時鐘,並協助提前或延後睡眠周期。
方法3→規律的運動
對所有人來說,規律的運動,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運動後心跳強度達到每分鐘130下以上,效果最好。但運動的時機很重要,最好不要在睡前3小時內做有氧運動,否則可能使身體亢奮,反而影響睡眠。當然如果已成為個人習慣,晚上運動(例如晚上下班後上健身俱樂部)也不會影響睡眠,就沒有關係。
方法4→正常的作息
在規律的時間用餐、服藥、工作及活動,能使體內的生理時鐘做最有效的調整與運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