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針療法
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早在《靈樞·官針》中就記:有“淬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傷寒論》中也論述了火針的適應證和不宜用火針醫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處癤癰疽,針惟令極熱。”的論述《針灸大成》中總結了明以前用火針治療的經驗,可以參考。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
針具 一般用較粗的不銹鋼針,如圓利針或24號2寸不銹鋼針。也有用特製的針具,如彈簧式火針、三頭火針及用鎢合金所制的火針等。彈簧式火針進針迅速並易於掌握針刺深度,三頭火針常用於對體表痣、疣的治療。
操作方法
1.選穴與消毒:火針選穴與毫針選穴的基本規律相同,根據病症不同而辨證取穴。選定穴位後要採取適當體位以防止患者改變姿勢而影響取穴的準確性。取穴應根據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實證和青壯年患者取穴可略多。選定穴位候進行嚴密消毒。消毒方法宜先用碘酒消毒,後用酒精棉球脫碘,以防感染。
2.燒針:燒針是使用火針的關鍵步驟,《針灸大成·火針》說“燈上燒,令通紅,用方有功。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於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須把針燒紅,才能作用。較為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精燈燒針。
3.針刺與深度:針刺時,用燒紅的針具,迅速刺入選定的穴位內,即迅速出針。關於針刺深度,《針灸大成·火針》中說:刺針“切忌太深,恐傷經絡,太淺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針針刺的深度要根據病情、體質、年齡和針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淺而定。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針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針刺宜淺,可刺1—2分深。
適應範圍 火針有溫經通絡、祛風散寒的作用。主要用於痹證、胃下垂、胃脘痛、泄瀉、痢疾、陽萎、瘰鬁、風疹、月經不調、痛經、小兒疳積及扁平疣、痣等。
注意事項
1.面部應用火針要慎重。《針灸大成·火針》說:“人身諸處,皆可行火針,惟面上忌之。”因火針刺後,有可能遺留有小疤痕,因此除治療面部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針。
2.對於血管和主要神經分佈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針。
3.在針刺後,局部呈現紅暈或紅腫未能完全消失時,則應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發熱的病症,不宜用火針。
5.針後局部發癢,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6.針孔處理:如果針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處理。若針刺4—5分深,針刺後用消毒紗布貼敷,用膠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火針:漢醫絕技可治疑難雜症
火針,顧名思義就是把特製的專用火針在酒精燈的火焰中燒至數百度呈火紅色,然後,針灸醫生以飛快的速度把火針紮進選取的穴位或病灶,並在頃刻之間把火針拔出,整個過程只在一眨眼的功夫中-——0.1秒左右。中醫院針灸科袁訓林副主任醫師介紹說,用數百度高溫的火針治病看似有點駭人,事實上,這種傳統療法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從《內經》記載火針治療治痹證開始,經過後人的不斷探索和積累,火針被廣泛地用於治療各種纏綿難愈的冗屙雜症,如頑固性面癱、下肢靜脈曲張、帶狀皰疹、各類囊腫、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多種疾病,其中,以寒瘀互結引起的痹症、癥瘕、癰疽、囊腫等疾病最為有效。
火針的治病機理是什麼?如此高溫的火針紮進皮膚裡,患者是否會被灼傷?袁訓林指出,火針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溫熱刺激療法,但火針從紮入皮膚到拔出的時間控制在十分之一秒內,如此短的時間,患者根本感覺不到痛感,即使在拔針後,除了用三棱針放血治療外,針口也無需作特別的處理。但火針在瞬間中給經絡或病灶注入的“火熱”卻可循經蔓延,起到“借火助陽”的作用,可溫煦經脈,激發臟腑陽氣,鼓舞血氣運行。漢醫認為,“病久則入血入絡”,一些慢性病和疑難雜症,因病程冗長,久治難愈,病機多為寒瘀互結,虛實夾雜,而火針的治療原理正是溫經散寒、通經活絡。因此在火針的運用過程中,逐步開闢出越來越多的適應症。
火針治療可分為穴位點刺和病灶點刺二種。穴位點刺就是醫生以火針在選取好的穴位上點刺;病灶點刺則是火針極具特色的治療方法,它不用選穴位,而是直接針對病灶進針,如靜脈曲張團處、痤瘡、乳腺增生部位、囊腫等。以下肢靜脈曲張為例,漢醫認為該病是因久站或行走,以致下肢氣血不能暢達於止,脈絡瘀阻不通所致。治療時,以火針直接點刺曲張的靜脈,迫惡血離經,祛瘀而生新,使血脈暢通,臨床上取得非常好的療效。
火針治療一般每次選取3~5個針刺點,隔3~6天治療一次,操作方法根據病程分為深刺法和淺刺發,療程根據病情、體質而定。火針所需要的治療時間很短,患者基本上感覺不到痛苦,且療效顯著,目前在越來越多的漢醫院中得到推廣。(禤影妍)
附:火針適應症 各種痹症、頑固性面癱、面神經炎、泄瀉、痢疾、陽萎、瘰鬁、風疹、月經不調、痛經、痤瘡、扁平疣、痣、頑癬、癰疽、腱鞘囊腫、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
火針法www.cnkang.com
火針法是將特製的金屬粗針,用火燒紅後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風濕寒痹、癰疽、瘰鬁等疾病。
【器械】火針針體較粗,質堅韌,一般採用員利針或24號、26號2寸長的不銹鋼針。也有應用特製的針具,如彈簧或火針、三頭火針,以及鎢合金製成的火針。彈簧式火針進針迅速,易於掌握深度;三頭火針用於體志、疣的治療;鎢合金物理性能好,有耐高溫、不退火、變形少、不易折、高溫下硬度強等特點。
火針根據粗細不同,分為細火針(針尖直徑0.5mm)、中火針(針尖直徑0.75mm)、粗火針(針尖直徑1.2mm),針柄套上木柄,以防燙手(見圖)
【操作方法】
1. 選穴與消毒 根據不同病症辨證取穴,或以“以痛為腧”的局部取穴法選穴。患者來取合適的體位。針刺前注意消毒,先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棉球脫碘。
2. 燒針 火針燒灼的程度有三種,根據治療需要,可將針燒至白亮、通紅,或微紅。若針刺較深者,需燒至白亮,速進疾出,否則不易刺入,也不易拔出,而且劇痛。如屬較淺的點刺法,可燒至通紅,速入疾出,輕淺點刺。如屬淺表皮膚的烙熨法,則將針燒至微紅,在表皮部位輕而稍慢地烙熨。燒針用的燈火以乙醇燈比較方便,一般左手持燈,右手持針,靠針施術部位,燒針後迅速針刺。燒針的次序是先燒針身,後燒針尖,若針身發紅而針尖變冷者則不宜進針。
3. 針刺的深度 應根據病情、體質、年齡,以及穴位所在部位肌肉厚薄、血管深淺而定,要求既能劫部,又不傷皮肉為佳。一般四肢及腰腹部可稍深,刺至2~5分深,胸背部宜淺,可刺1~2分深;顏面部除了面部痣及扁平疣外一般不用火針,尤其靠近五官的穴位不宜火針針刺。火針刺後,立即用棉球或指按壓針孔,可以減少疼痛,但不可揉搓,以免出血。針孔的處理,視針刺深淺而定,如果針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處理,若針刺4~5分深,可用消毒紗布敷貼,膠布固定1~2天,以防感染。
【適用範圍】主要用於痹證、胃下垂、慢性泄瀉、痢疾陽萎、癰疽、痔瘡、瘰鬁、腱鞘囊腫、象皮腿、月經不調、小兒疳積,及某些皮膚病如疣、痣、癬、瘡節等。
【注意事項】
(1)對於血管及主要神經分部位不宜針刺。
(2)針刺後局部呈現紅暈或紅腫未完全消退時,應避免洗浴;局部發癢,不能用手抓,以防感染。
(3)注意檢查針具,發現有剝蝕或缺損時,則不宜使用,以防意外。
(4)對初次接受火針治療患者,應作好解釋工作,消降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
文章來源於《中華康網》[www.cnkang.com] ;連結位址:http://www.cnkang.com/zyzy/zlhl/zjdq/zjjs/200809/113661.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