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疹發生時
服兵役時~幾乎都會有汗疹!又怎麼處理比較好呢?大致上講解一下:基本上汗疹分為哪幾種呢?痱子的正式學名叫「汗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汗管開口暫時性因過度排汗而阻塞,導致汗液漏至皮膚內所致,因此,會造成大量排汗的原因,都有可能誘發汗疹。例如:熱帶及亞熱帶的氣候、高溫及高濕度的居住或工作環境、悶不透氣的衣服或工作服、激烈運動及發高燒等,都是常見的原因。另外,新生兒汗腺發育尚未健全,在大量排汗後很容易造成汗腺破裂及汗液滲漏,造成汗疹。有些學者則認為,皮膚上的葡萄球菌與汗疹有些關聯性。
我們將汗疹發生時侵犯汗腺的深度,由淺到深分為三類:
一、晶形汗疹好發於出生兩個星期內新生兒,或是大人發高燒後退燒。汗腺阻塞的深度在角質層,汗液漏出的深度也在角質層。臨床上可見1到2公厘左右、晶瑩剔透的小水泡,淺層易破,底部無發紅。水泡一般呈散在性,但有時會融合成較大顆。病人通常沒有症狀。小朋友好發於頭頸部及上半身,大人則好發於身上。病灶通常於幾小時至幾天內消失。
二、紅色汗疹好發於一至三個星期左右的新生兒,大人則可能是發高燒後或居住的環境炎熱及潮濕而產生。汗腺阻塞的深度在表皮層內,汗液漏出於角質層下及表皮層內,造成發炎反應。臨床上可見呈散在性紅色的小丘疹,中間有時會伴隨著小小的水泡,底部皮膚一般呈現發紅。病患通常會有癢感及刺痛感,且於運動、流汗及洗熱水澡後症狀會加重。小朋友好發於頸部、腹股溝及腋下。大人則好發於對磨處或衣服覆蓋處,如頸部、四肢屈側,長期臥床的病人則可能發生於背部。病灶通常在惡化因素去除後的幾天後消失。另有一種「膿疱型汗疹」,與丘疹型類似,但中間是膿疱,好發於對磨處。一般常與紅色汗疹或深層汗疹合併發作。
三、深層汗疹 一般發生於居住在熱帶氣候地區,且反覆發生多次紅色汗疹的病人,國內較少見到。汗腺阻塞的深度在表皮層及真皮層交界,使汗液漏至真皮層內造成發炎。臨床上,可見到1至3公厘左右,膚色散在性丘疹,好發於軀幹,有些則發於四肢。通常在大量排汗的幾分鐘到幾小時後就會產生。但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常常在誘發因素去除後的一小時內就會消失。少數病人會合併有淋巴結腫大、高燒、頭暈、惡心、呼吸困難及心悸等症狀。在診斷上容易與汗疹混淆的皮膚病包括:表皮念珠菌感染、水痘、單純性疹、新生兒毒性紅斑、毛囊炎、嬰兒期痤瘡、病毒疹、水泡型膿痂疹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脫皮徵候群等。其中有些具傳染性,有些需要積極以抗生素治療,有些以外用藥膏為主,有些則會致命,各不相同。若診斷不正確,不僅療效不佳,有時甚至還會更惡化。例如,若將表皮念珠菌感染當作是汗疹,給予外用類固醇藥膏,會使病情更加惡化。在治療上,給予病患通風、涼爽的環境最重要,包括吹電風扇及溫度適當的冷氣。同時,避免密不透風的衣服,選用吸汗性較佳的材質。若是因發燒所引起,則要針對發燒的原因加以治療。通常,上述處置,再搭配痱子水幫助散熱,可以讓大多數病況很快改善。一些較嚴重者,尤其是紅色汗疹,會有癢及刺痛的感覺,發炎較嚴重且消失較慢,可加上外用弱效類固醇藥膏,症狀較快改善。至於深層汗疹,若有上述惡心、頭暈等熱衰竭症狀,需要更加小心,尋求醫師的協助。
汗疹(痱子)(Miliaria) 屬皮膚物理性傷害引起的皮疹,通常因環境潮濕、溫度高而造成。好發於幼兒、肥胖、臥床、服用鎮靜劑病人。臨床表現上以刺癢的細小皮膚紅疹,通常位於軀幹(背部)、頸部、額頭等部位。英文俗稱 "prickle heat"可以很傳神地說明其症狀。另外也可能以膿皰(miliaria pustulosa)、小水珠樣(miliaria crystallina)來表現。
治療上主要採去除誘發因,保持皮膚乾爽、環境通風,並使用乾燥收斂藥水(如calamine lotion)來塗抹,可以很快達到緩解作用。痱子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
唯一有效的預防,也是治療汗疹的方法,就是避免再受熱流汗,同時,過多的衣物、和衣服摩擦、過度使用香皂、皮膚接觸刺激物等等也應該儘量避免。另外,夏季溼疹的形成,就是在工作或運動之後,因熱流汗,汗液堆積在皮膚表面,再加上高溫,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引起發癢,尤其是手肘彎曲處、脖子等部位,容易積留汗水,反覆搔抓之後造成了夏季溼疹。因此,如果真的流汗很多,要快點到涼快的地方,或儘快洗澡,或用溼毛巾將汗水擦掉,以免停留在皮膚上面造成刺激。一定要抹擦痱子粉!讓身體保持乾燥!
紅色汗疹在中醫觀點為什麼會產生 如何治療
汗疹原因:在天氣熱或是潮濕的氣候下,若是不斷的出汗,皮膚經常處於潮濕的狀態中,汗腺的出口部份就會被塞住因此無法排泄到體外的汗,就會擠壓汗管,溢出皮膚間,引起搔癢的感覺,這就是汗疹。
症狀:汗疹有很多,常見的有如栗米般大小的紅色丘疹,有強烈的搔癢感,尤其在頸部、腋窩、大腿等容易與衣服摩擦的部位,更容易形成。
治療方法:治療時必須切開換部,促進排膿,在敷用含有抗生素的藥物,並服用抗生素,但這些皆必須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
汗 疹 (痱 子)
一、概念 本病是由於外界環境中氣溫高而濕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管和汗孔阻塞,汗液聚集在汗管中而發生的疾病,可分為白痱、紅疹及深汗疹三種類型。為炎熱夏季的常見病及多發病。且易發生在小孩、多汗或肥胖者身上。
二、症狀 1.皮損好發於頸、胸、背、腹、肘窩、膕窩,女性乳下及小兒頭面部、臀部往往會成批出現。
2.晶狀粟粒疹(白疹)無搔癢,紅粟疹則會有一種刺癢感,有可能轉成濕疹,也可能因化膿菌侵入而長膿。深汗疹則無搔癢,但伴有全身倦怠感、噁心、眩暈、心悸等中暑症狀。
3.運動後、太陽照射或進熱食等,在汗液分泌增加時,會使瘙癢、刺痛或灼熱感加劇。
三、病因 西醫觀點:
1.物理性因素:高溫、高溼熱的環境致使汗腺分泌的汗液不能及時蒸發,使表皮角質浸漬發炎,堵塞汗孔。
2.生物性因素:與皮膚上微球菌的大量繁殖有關。
3.身體肥胖、衣著較厚及高熱患者易發病。
中醫觀點:本病在中醫學屬於「熱疿瘡」、「痱瘡」、「痱毒」、「汗疹」、「沸子」、「痤痱」等範疇。中醫認為盛夏時節,暑熱挾濕,蘊結肌膚,毛竅鬱塞,乃生痱皰。熱盛汗出,以寒水洗浴,毛孔驟閉,熱氣鬱於皮腠之間,亦會生此病。此外,中焦濕熱鬱蒸,外達肌表,鬱於肌膚而生白。本病常見的証候及其表現特點如下:
類 型 全 身 症 狀
1.暑濕蘊結型 皮膚潮紅,發出粟粒大小丘疹及丘疹皰,密度成片,刺癢無度。面紅口渴,心煩、小便紅。紅舌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2.濕熱鬱蒸型 久病臥床或高熱汗出不解,胸腹發出皮疹,形如粟米,狀如水晶。胸悶嘔惡,發熱身痛,舌苔黃膩,脈濡。
3.暑熱成毒型 皮疹色紅,伴發膿皰。重者心煩口渴,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四、中 醫 治 療 類 型 治 法 方 藥
1.暑濕蘊結型 清熱解暑化濕 清暑益氣湯或六一散加減
2.濕熱鬱蒸型 清熱利溼,透邪外達 薏苡竹葉散加減
3.暑熱成毒型 袪暑解毒 仙方活命飲加減
六、飲食宜忌 1.應減少太鹹的食品,鹽分多易引起汗疹。
七、日常生活之保健
1.衣著不可過多,應穿著質地易於吸汗的內衣。
2.不使用肥皂,洗澡次數不可過多,且水的溫度不宜過熱。
3.避免曝露於濕熱環境,以減少出汗。
4發癢時不宜搔抓,以防止發炎感染。
5.禁止塗抹油性藥品。
一)汗疹和夏季溼疹:
當汗液通到皮膚表面的路徑受到阻塞,汗液排不出來而積在皮膚裡時,就會形成汗疹。汗疹可分:
(1)晶形汗疹:多發生在發高燒合併大量流汗的病人身上,可見許多清澈的小水?,主要位在軀幹。
(2)紅汗疹:常見於嬰兒,但也可見於大人,在潮溼炎熱的環境下反覆流汗之後產生。嬰兒多發生在脖子、胯下、腋下,但也可發生在臉或其他部位。大人則多見於軀幹,尤其和衣物摩擦的部位及皮膚皺褶、彎曲的地方。
(3)深汗疹:通常在反覆的紅汗疹之後發生,為許多小小膚色的疹子,多在軀幹,有時四肢也會出現。唯一有效的預防,也是治療汗疹的方法,就是避免再受熱流汗,同時,過多的衣物、和衣服摩擦、過度使用香皂、皮膚接觸刺激物等等也應該儘量避免。另外,夏季溼疹的形成,就是在工作或運動之後,因熱流汗,汗液堆積在皮膚表面,再加上高溫,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引起發癢,尤其是手肘彎曲處、脖子等部位,容易積留汗水,反覆搔抓之後造成了夏季溼疹。因此,如果真的流汗很多,要快點到涼快的地方,或儘快洗澡,或用溼毛
巾將汗水擦掉,以免停留在皮膚上面造成刺激。
(二)足癬:又名「香港腳」,是一種皮癬菌的感染,特徵是腳底或腳縫有脫皮、發紅或水?。皮膚通常沒有症狀,有時會癢。病程多是慢性,在天氣炎熱的時候
惡化。大部份表皮的皮癬菌感染起始於腳部,隨著時間久了,慢慢傳染到胯下及屁股(股癬)、軀幹(體癬)、手(手癬)。足癬會造成表皮有小缺口,而使細菌容易由此侵犯,造成局部的感染或是蜂窩組織炎。足癬常見於20~50歲的人,男性比女性多,誘發因素包括悶熱、潮溼的天氣、不透氣的鞋子、過度流汗等。傳染的途徑主要是赤腳踩在被污染的地板而來。完整的治療很重要,治療之後預防再感染的措施更要確實做到,否則很容易復發。首先要改善足部的環境,避免潮溼悶熱,盡量穿著比較通風透氣的鞋子或涼鞋,並且盡可能減少穿鞋子的時間(以拖鞋替代);穿容易吸汗的棉襪;至於以前穿過的襪子、鞋子,在治療完成之後最好換新;在家裡或公共場所,不要赤腳走路,不要和別人共同使用拖鞋,以減少再被傳染的機會。
(三)汗斑:汗斑是由皮屑芽胞菌所引發,這是在正常人皮膚表面就存在的一種黴菌,所以不會傳染,只是在遇到適合它生長的環境時,就會在皮膚表面過度增生,而形成了汗斑。汗斑的特徵是一些大小不一、圓形或卵圓形、境界分明的脫皮性斑塊,顏色多變,可能呈淡褐色、深竭色、粉紅色或白色;最常發生在軀幹,其他像上肢、脖子、腋下、胯下、大腿等部位也可見。好發在年輕人;當皮脂分泌減少後則較少見,四、五十歲後較少發生。誘發的因素包括皮膚表面潮溼、皮脂分泌太多,塗抹油脂在皮膚上等等。在熱帶及亞熱帶的發生率約40%,夏天好發,但是在體力活動、流汗多的人,則可能一年四季皆可發生。通常沒有症狀,有時會癢。由於這種膚病和高溫、流汗有關係,因此要預防它再發,只有儘量保持涼爽,避免處在高溫悶熱的環境,避免流汗。如果流汗了,要快點洗澡或擦
拭身體,並換乾淨衣服,才能減低發病的機會。
汗斑不具傳染力 復發率高達5成 汗斑是一種常見皮膚病,治療程序簡單、好控制,但高達5成的復發率讓患者相當頭痛。夏天高溫、多濕,汗斑也成了一般人常感染的皮膚病之一。但醫師指出,汗斑是皮屑芽胞菌(黴菌類)在作怪,但這種病菌是一種皮膚的常在菌,正常人的皮膚都有,只有在特殊環境下才具致病性,不會傳染給其他人。汗斑的症狀,通常是在前胸、後背出現一些粉紅色、棕色或白色皮疹,並有輕微脫屑症狀,夏天時比較嚴害,會癢。在治療上,如受侵犯面積廣泛,可以口服抗黴菌藥治療;如面積不大,則以外用抗黴藥膏、或含硫磺、水楊酸洗劑局部塗抹即可。皮屑芽胞菌除了引起汗斑外,在脂漏性皮膚炎的皮屑內也可以發現。要想遠離汗斑,應儘量保持皮膚乾爽、通風,避免流汗;一般來講,粉紅色或棕色的皮疹,對治療的反應較快;但白色皮疹反應較慢。國泰醫院內湖分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劉春麟指出,主要是黑色素細胞已被破壞,再生需要一段時間所致,倒不是病菌比較頑強。有趣的是,汗斑會造成患部的皮膚變白,而它的致病菌─皮屑芽胞菌會製造一種叫做「杜鵑花酸」(azelaic acid)的物質,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經過醫學研究,此一物質已被提煉為藥品,專門用以美白皮膚;同時,它也有抗炎、去角質作用,可以輔助治療青春痘。
汗斑 台大醫院皮膚科 陳衍良醫師
什麼叫汗斑 ?汗斑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尤其好發於夏天。在皮膚科門診常有些病患,以為由汗水所引起的所有皮疹,都叫汗斑,其實這是不正確的。
汗斑的確較容易發生在汗水鬱積處,像是脖頸、前胸、後背,但是它是特指由一種類酵母菌樣的黴菌感染皮膚所造成的皮疹。
為甚麼會得汗斑? 正常情況下,其實在每個人皮膚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皮屑芽孢菌』。因為它的數量通常不會太多,我們每天正常的洗澡就會將它和皮膚的老舊角質層一起洗掉。但是夏天一到,臺灣的天氣又悶又熱,『皮屑芽孢菌』可以說是如獲甘霖,容易長的比較多,長的比較快;當它多到在皮膚形成一個小小的族群後,便會干擾我們皮膚正常色素形成的過程─這樣一來,我們就會看到一點一點圓形的白色或是棕色斑點了!
甚麼人會得汗斑? 其實我們的空氣在正常狀態下,是有許多黴菌存在的,這可以由食物在空氣中會發黴而知。同樣地,這種特殊菌也廣泛存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其實多多少少都有它的蹤影,但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被它感染有些人不會,目前醫學上也尚未完全瞭解。只能說這種病患,對這種菌有易感染性。所以一般它不是由其他人接觸傳來的,也不容易傳染給他人。雖然如此,但此病不具自癒性且會自我傳染,感染範圍愈來愈大。所以,一旦感染,還是要儘快找合格皮膚科醫師,儘速治療。任何人都可能得到汗斑,但是以油性膚質的人最為常見。
汗斑通常長什麼樣子? 典型的汗斑會以雨滴狀的白色或咖啡色斑點來表現。如果流汗或遇熱時有時後患部會突然發紅或發癢,為其特色。
要如何預防汗斑? 要預防汗斑,重點就在於如何有效的將『皮屑芽孢菌』一直控制在最少範圍內!根據最近美國皮膚科醫學會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只要將含百分之二ketoconazole的洗髮精洗澡時塗抹在身上五分鐘,再以沐浴巾輕輕的搓揉起泡後沖掉,這樣子連續做三天,就足以把『皮屑芽孢菌』控制在最少範圍內!此外一些含2% Zinc Pyrithione的肥皂天天使用也有不錯的預防效果!因此,聰明的你,如果每年夏天,汗斑一定會來報到的話,請提早在三、四月就做上面的動作,每兩個星期做一次,連續三天;只要這樣子持續做到中秋,『皮屑芽孢菌』要上身恐怕很難!
汗斑該如何治療? 治療汗斑其實並不困難,皮膚科醫師只要根據汗斑的範圍和部位,開給你適當的外用藥或是加上一到二個星期的口服藥,就可以把你身上過多的皮屑芽孢菌殲滅。但是,這個時候,原本已經變色的白色或是棕色斑點通常還不會變回原來的膚色;因為色素的增加或減少必須花費數個月才能扭轉過來!
汗斑可以斷根嗎?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之後有可以確實執行上面預防的工作,汗斑還是可以斷根的!汗 斑當然是皮膚科,有的人會癢
-汗斑的形成:汗斑是由於皮屑芽胞菌(Pityrosporum ovale)在皮膚上繁殖所造成,它容易在汗水混合著皮脂處(如臉部、脖子、肩膀、前胸、背部、腋下)發生,形成紅色、棕色或白色的斑塊。以指甲摳常見細碎皮屑掉落,這些皮屑中即含有皮屑芽胞菌的存在。由於汗斑會在皮膚造成不同顏色的變化,因此又稱為”變色糠疹”。
汗斑的治療:外用藥的使用方法:舒聖藥水:請於每天沐浴前先抹在患部,等30分鐘至1小時過後(至少10分鐘),再用粗毛巾或菜瓜浴巾布用力刷洗、以水沖淨。臉部或小範圍的汗斑可使用藥膏,請每日在患部塗抹2次即可。
口服藥: 在某些嚴重或廣泛感染的病患,醫師會開立口服抗黴菌藥物服用10~14天,在服藥期間請勿飲酒,並請在早餐飯後服用,一天一次;服藥中若有任何不適,請停藥並與您的醫師連絡。
汗斑的預後﹕治療約兩星期後,大多可得到治癒;某些變白的脫色斑色素恢復較慢,有時治癒後還須1~2個月才會完全恢復正常膚色。治癒後應注意下列預防工作,以免再被感染而復發汗斑的預防:由於汗斑是由於感染皮屑芽胞菌所引起,因此常在夏天炎熱、容易出汗、出油的天氣裏再發作,注意以下的事情應可避免復發:避免過多的活動,以減少出汗。如果要運動,應攜帶乾淨的毛巾及衣物,流汗時儘快將汗擦乾,換上乾淨的衣服。衣服應避免穿尼龍類、不透氣或不吸汗的衣物,而選擇質料柔軟易吸汗(如棉質)的衣服。家人有罹患汗斑時,衣物應分開清洗,以免互相傳染。肌膚的接觸(如父母擁抱小孩),至游泳池戲水,在理髮店、美容院、旅社使用到消毒不完全的毛巾…等都可能會被傳染到汗斑。如發現有再復發的情形應儘早就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