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客啊,我真的沒「賺」您錢啦
「小吳,你們家公司看樣子生意不錯,年終紅包拿不少吧?過年有沒有跟女朋友出國Happy啊?」「唉!老師別說了,我們老闆說今年沒賺錢,要大家共體時艱。年終減半,我哪還有錢出國去玩啊?」小吳一臉哀怨的表情。
「可是我看我們的生意不錯啊,每個月產品銷售量賣那麼多,老闆怎麼還說沒賺?」「我不知道你們公司為什麼沒賺錢,不過我可以告訴你, 什麼叫做賺錢。」
「賺錢」這兩個字的定義,在企業經營的慣用語中有好幾種,從會計的損益表、投資老闆的眼中,還有你家旁邊的路邊攤老闆口中….且聽我道來。
損益表的定義
平常如果是問一家貿易公司的老闆:「張董,你最近生意好不好?」,通常指的是新訂單多不多,或是指會計給的損益表的數字。
一般收入有「現金」基礎跟「權益」基礎,這是很基本也很重要的財會觀念。現金基礎表示客戶跟你交易的價錢,扣掉繳給政府的5%營業稅後的扣稅金額,在會計帳上掛上「收入」科目。例如你花了新台幣100塊大洋跟店家買了一件衣服,5塊錢是要繳給政府的營業稅,剩下95元才是店家的收入
權益基礎就牽扯到您跟客戶的交易完成狀況了。收了錢但是只有已交付的商品或已提供的服務,才能認「收入」,其他餘額只能算到資產負債表上,類似「預收收入」的負債科目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會員制的行銷手法。您收了會員100塊,要先扣5%營業稅,才能入會費收入的科目。可是因為你是先收會員100塊,服務還沒提供,所以只能按照你賣的會期數,分期提列收入。其他收入要掛到類似「預收會費」科目,時間沒到是不能認列收入的。
所以很多企業的業績,本來看現金是賺的,回到會計的權益基礎,七折八扣下來後,那可就不一定了。
投資老闆的定義
如果有老闆要投資俱樂部,通常會請財務主管或顧問算算看,投資划不划算,這通常是指投資報酬的問題。
投資評估的方法很多,理論上有淨現值法(NPV)、內部報酬率法
(IRR)、獲利能力指數法(Excess Present Value index)等等。不過在現在比較火紅的休閒產業的實務經驗中,例如俱樂部、餐廳之類的案例,用「NPV」來評估是比較實用點。這個方法在有關「管理會計」的教科書裡「資本預算決策」相關章節中,都可以找到比較詳細的說明。
理論上說「NPV」指的是在投資回收期間內,投資現金以投資專案的資金成本為折現率,將每一現金流量折現後的現值加總,即是淨現值。如 NPV 大於 0 , 就可以積極考慮接受這個專案。
翻成白話簡單來說,就是投資老闆拿一筆錢出來,在他預計的投資報酬率,這些「現金」要多久才可以回收落袋。上面說的資金成本,可能是融資貸款來的利息加上手續成本,或是投資老闆預計的基本投資報酬率。
其他的定義
「頭家,這算卡俗點啦!」「小姐,我這沒賺錢啦,真的很便宜!不然你去問問看,我真的沒給你騙啦。」這是你去買路邊攤貨時,常聽到的對話。
「我沒賺錢啦!」老闆這句話翻成白話就是說:「我沒有多賺錢」。殺頭的生意沒人做,做生意當然要賺錢啊。我說沒賺,只是沒多賺,我只賺我認為的合理利潤。
還有一種「賺錢」是「現在不賺,以後賺」,也就是放線釣魚。在俱樂部的會員卡銷售中,例如單次的免費體驗,當然看起來沒收錢,好像沒賺。不過,反正如果讓你單次使用,頂多收你五佰塊。讓你免費體驗,就有機會賣你一張三萬的會員卡,這個體驗行銷的成本絕對比花在廣告費上還划算。
老闆經營企業就是為了「賺錢」,如果要當老闆眼中的「紅人」,那就好好弄清楚這兩個字的學問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