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陽虛主要是怕冷脾氣虛主要是無力
有人問:我不能吃生冷的東西,吃了會拉肚子,舌大苔白有齒痕,但又不是常年大便不成形的,上腹吹到冷風也會腹瀉,是脾陽虛吧,想問我可吃附子理中丸嗎?
你的自我診斷很對,這些症狀說明有脾陽虛的可能,而“附子理中丸”是針對它的,可以試試。只是這個藥比較熱,可能吃一段會上火,除了大便不再不成形之外,可能還有口乾甚至口瘡的問題,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可用黃連水送服這個藥,黃連每次2克泡水就可以,黃連是涼性的,正好反佐熱藥的熱性,畢竟這種脾陽虛體質的改善需要一段時間,用黃連送服是為了能堅持吃一段時間,直到你感到胃不那麼怕冷,大便成形了,舌頭的齒痕也減少為度。
“附子理中丸”和“補中益氣丸”都是針對脾氣的,但是前者的力量更大,針對的脾陽虛是比脾氣虛更嚴重的程度,不僅消化功能減弱,還累及到能量產生不足,這也就是中醫說的“陽”與“氣”的差異,“陽”裡面有能量的含義,“氣”則主要指功能,當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會影響到能量的產生,因為人體最重要的就是能量,能量不足時人就陽虛,會出現怕冷,分泌物清稀等問題,而脾氣虛只要是無力,疲乏。如果能量徹底沒有了,人就是陽氣絕的狀態,就要危及生命了,而這些,都是從功能下降,也就是脾氣虛開始的。
補脾氣的藥物一般性質比較和緩,比如黃芪白術茯苓之類的,不太容易上火,而溫脾陽的藥物則多偏熱,比如肉桂,附子,乾薑等,很容易上火,但對脾陽虛的人來說,別人吃了會大便乾燥的藥物,正好幫助他們解決了大便不成形的問題,而與此同在的諸多因為能量不足帶來的問題也會隨之減輕。
脾腎陽虛的針灸治療方法
施治要點:
1。脾陽虛衰多由脾氣虛弱發展而來。脾陽虛必並脾氣不足,因此,脾陽虛與脾氣虛常相互參見。故臨床治療用溫中運脾之治時,常與健脾補氣藥如人參、飴糖、白術、炙甘草等配合使用。
2。脾陽虛引起的水腫病,原則上忌用峻下逐水之法。因為此法運用峻烈的瀉下藥物,使水濕從大便出,水腫雖一時消減,但亦傷正,且水腫常可複起,故忌用。只有經過較長時間的使用補脾益胃的藥物,方可使得脾氣康復,水濕得以運化,中焦斡旋得力,水律濕濁各歸其道,加之中陽日旺,雖不去瀉水,而水濕自消。
針灸:
針刺: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每日或隔日一次,取脾俞、胃俞、內關、中脘、足三裡等穴。
久病體虛加關元。
灸法:取中脘、足三裡、胃俞、脾俞,用艾條或隔薑灸,每日一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