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男女都應補陽氣


人們普遍覺得,夏天酷暑,人體的陽氣很盛,應該要壓壓“陽火”。然而事實上,中醫主張,春夏養陽、秋冬補陰。夏天到來之際,無論男女,都應該適當補陽氣,以起好的保健功效。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春夏是陽長陰消的階段,順應這一趨勢而養陽,效果會比其他季節要好得多。中醫認為,凡是向陽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溫熱的、永恒運動的,都屬於陽。陽氣不足,對男女性健康來說,都有很多負面影響。比如,女性陰氣太盛、陽氣虛,易出現性冷淡、性喚起緩慢等 男性陽氣弱,可表現為性功能不理想、性慾下降等。


夏天補陽的方法有很多,《黃帝內經》給了一些基本原則 不要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夜臥早起) 不要怕熱、怕陽光,適當曬曬太陽,少吹涼風保持心情愉悅,不要經常發怒(使志無怒) 適當多行房事,調和陰陽(使華英成秀),美滿、規律的性生活還可以增加性激素的分泌,對提高陽氣、改善性慾也有很好的作用。


百姓以食為天,補陽也可以通過食補的方法。陽氣不足的人,夏天容易出現食欲不佳,或是有的人吃了生冷食物後,出現嘔吐且不思飲食。這時,適合用一些健脾開胃的調補方法,可補足陽氣。


在此給大家推薦一款簡單、方便的“補陽”粥──山藥大米粥。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既是一味補益性的中藥,又是日常佳蔬,《本草綱目》就將其列為“上品”藥材。熬粥時,需用山藥100克,大米100克,將兩樣食材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共煮為粥即可。還可以在粥裏加一些黃芪、太子參。需要提醒的是,“補陽”未必要吃補藥,尤其是酷暑,多數人都不適合吃鹿茸和黨參。


大汗淋漓是體虛


中醫認為汗證是營衛不和所致的腠理開闔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時時出汗,不熱不動也出者為自汗 夜間出汗,醒來即止為盜汗 惡寒戰栗,汗出熱退為戰汗 大汗淋漓、虛冷困乏者為絕汗,如此等等。婦女更年期常出現陣發性出汗,屬於自汗 結核病、風濕病常有盜汗 風寒感冒或感染性疾病可有戰汗。


腫瘤病人經常出汗過多,原因也很複雜,如內傷虛損、氣虛或陰虛、營衛不和等都可以多汗。在腫瘤治療過程中,醫生為了退熱,給解熱鎮痛藥過多,例如以消炎痛栓肛塞 或輸液速度過快,一些化療藥物可引起發熱出汗或採用“熱療”等都可發生多汗。如果長久大汗淋漓、汗出如油、陽氣衰微、四肢厥冷,應關注重危之症,防止虛脫。


中醫治療多汗是根據病因病機採用不同方法,如調和營衛、益氣固表、滋陰降火、回陽斂陰等。中醫稱“汗為心液”、“汗者,精氣也”,對多汗證應及時處治,常用的止汗固澀中藥有麻黃根、龍骨、牡蠣、浮小麥、糯稻根須等。


可止汗的食品有五味子、烏梅、黑豆、桃乾等。常用的食療、驗方有


生黃芪20克,大棗10克,浮小麥30克,水煎服,頻頻下咽,用於氣虛多汗。


五味子10克,大棗10克,桃幹20克水煎服,用於陰虛盜汗。


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2克混勻,置臍窩處,外蓋紗布,對盜汗有一定療效。


人參、黨參、沙參、黃芪等任一種燉腔骨或母雞、乳鴿,對氣虛引起的多汗有效。


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烏梅、桃幹適量,用白糖調好口味,吃豆喝湯。


出汗過後特別是大汗淋漓之後易感外邪,發生感冒,應及時擦乾汗水,更換衣被,避免受風著涼。血液中離子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偏低會出現多汗,故多汗者,飲食不能太淡,輸液中也不能鹽分太少,且飲食中應及時攝入蛋白,補充肉、蛋、奶。調料中花椒、大料、辣椒、桂皮、薑等辛溫之物多能發汗,不宜多用。


獨門密方


黑糖養生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


口中五味瓶有什大疾病


五臟之毒是什麼?怎麼排毒


人體健康的20個警告信號


皮膚搔癢的原因與保養之道


身體將有大病的幾個小信號


夏天教你五大妙招防治冬病


夏季流汗養生,排毒兼瘦身


一生中人最易生病的五個時段


夏季上火中醫有啥好辦法?


如何將癌細胞變回成正常的細胞


易中暑的八類人 教你應對暑熱招


肝好不好 看肝臟不好的11大症狀


五臟陽虛的表現以及保養陽氣的要領


肺系統最佳保養方案--愛護身上最嬌嫩的肺臟

山河/五木ひろ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