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昏昏欲睡,居然是冬天種下的病根?!
夏天到了,很多朋友總覺得著渾身乏力,沒精神總想睡覺。還有的還愛出汗,頭暈,心煩,這都是夏天常見的症狀。這個症狀是有說法的,古人很有藝術性的叫它疰夏。疰者,長也。意思是長久的一種病症。古人形容的很好,疰夏的症狀往往就是伴隨整個夏天。
這個病古籍是有記載的,病名始見於金、朱丹溪,而其症狀描述頗似西醫之輕症中暑或夏季熱,本病有每年夏季來臨極易罹患的週期性特點,而且歷時數月,飲食少進,甚至不思飲食,故常見形體消瘦,因為每年發作,使正氣越加虧虛,體質羸弱,由於年復一年,隱匿漸進,所以容易被忽視。疰夏還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因為在夏季結束後,可自行緩解,但是患病期間,可能因為暑毒侵害,元氣虛弱,加上勞倦過度,從而轉變為重症中暑,值得注意的是,疰夏的諸多症狀,常為中暑的先兆症狀,不可忽視。所以這個疰夏一定要注意,這是累性積的,今年夏天過去了,不在意,明年它就又找上門來了。疰夏有兩種比較突出的症狀,一種是身體疲倦,昏昏欲睡,全身都覺得困乏無力,上班也沒精神,腿腳發軟。另一種是,沒胃口,整天什麼也不想吃,渾身無力,還經常出現腹脹等消化症狀,稍稍受涼便出現腹瀉. 這疰夏的症狀很多人知道,那麼它的病因在哪呢?這就涉及到漢醫所說五臟中的脾和腎了。這篇就先針對第一種症狀給大家詳細的講一講:
第一種症狀是身體疲倦,昏昏欲睡,全身都覺得困乏無力,很多人上班的時候還會沒精神,腿腳發軟。這個症狀不是現在的問題,而是冬天埋下的隱患,也與腎水的缺失有關係。“腎為水火之宅”,腎水滋養身體各部,而腎所主命門之火又是人體陽氣的根本。漢醫講究冬天主收藏,指的就是人到了冬天應當修養生息養精蓄銳。夏天主發散,指的是人到了夏天應當蓬勃,陽氣向外發散,如果冬天收藏沒收藏好,等到了夏天該發散的時候,自然感覺人體資源匱乏,覺得昏昏欲睡。而且腎水缺失了,脾胃就少了腎水的滋養。到了夏天這主火的季節,脾胃收到外界火氣的侵擾,腎水不能及時滋養脾胃,脾胃就自顧不暇了。
您想啊,這脾胃是主消化的,現在它都忙不過來了,哪保證把養分消化好呢,養分消化不了,輸送不到四肢,自然就四肢無力嘍。治法其實也簡單,這種症狀要從脾胃下手,只要脾胃好了,那咱吃的食物得以運化,化為氣血,腎水也能得到滋補,腎水有了,就又能滋養脾胃,然後在針對冬天收藏不好的問題,適當的補腎,鞏固腎的根基。這樣下來,疰夏就能痊癒了。
光說不練那是假把式,下來咱們就來邊說邊練。兩儀養生法既有動作又有美食,幫助大家驅除疰夏。下面先來說說動作部分
動作1: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托住腰後兩側,身體適度後仰,視個人身體狀況,略有感覺即可。然後回復自然直立狀態,手自然下垂。雙手向身體兩側抬起,呈水準狀態。彎腰,右手摸左腳。左手順勢指向天空。然後回復自然直立狀態,手自然下垂。雙手向身體兩側抬起,成水準狀態。彎腰,左手手摸右腳。右手順勢指向天空。然後回復自然直立狀態。完成3次動作為一組。做2-3組
動作2:
兩腳分開比肩略寬,兩腳撓地。手自然下垂,身體略微下蹲,下蹲後逆腹式呼吸兩次,然後站起,腳放鬆。完成9次動作為一組。做2-3組。
動作做完了,咱們繼續美食之旅。
山藥20芡實20克 薏米20克 白扁豆20克 黑豆10克,乾銀耳20克,冰糖適量
將乾銀耳泡發,洗淨備用。
山藥,芡實,薏米,白扁豆,黑豆洗淨 ,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熬開,小火熬至豆軟爛。加入適當冰糖調味。
動作美食均兼顧,兩儀養生去夏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