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蓮瀉胃火 三類人忌用
中醫認為,黃蓮藥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長的就是清胃熱、瀉胃火。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黃連為主藥的代表方之一。民間有“家有黃蓮,百病可愈”的諺語。
黃蓮為一种家喻戶曉的中藥,廣泛應用於臨床。含有黃蓮的名方,在《傷寒論》就有12個,唐代《千金要方》《外臺秘要》兩書中,有黃蓮的方劑超過260個。
引起胃火的原因及胃火症狀 情緒緊張急躁,睡眠品質差,飲食油膩、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見原因。胃熱熾盛化火可導致牙齦腫痛或出血、口乾、口渴、喜喝冷水冷飲、口苦、口臭等不適,及面紅、大便乾硬、舌質紅、舌苔黃等熱象。
中藥黃蓮清胃火,單服或混服均可 胃熱熾盛的人可服用中成藥清胃黃蓮丸,或取3克黃連加水煎湯服用。還有一種更好的方法:可將黃蓮研成細末備用,然後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適量水煮熟,取1.5克黃連末放入杯中,加入約100毫升米湯,蓋蓋悶3分鐘即成。空腹飲用,早晚各1次。用米湯沖泡黃蓮末優於用水直接煎服,這是因米湯可護胃氣,防止黃苦蓮寒傷胃。
經常胃熱的人,在不良情緒的刺激下,會出現肝氣不舒,進一步傷及脾胃,表現為泛酸、胃中嘈雜、噁心等。可取黃蓮5克,吳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後服用,以清肝胃之熱。黃蓮用於清胃火時,即可單獨研末沖服,也可與其他中藥一起煎服。
三類人慎用中藥黃蓮 雖黃蓮可瀉胃火治百病。然中藥黃蓮為大苦大寒之品,易傷胃,不宜過量或長時間服用,脾胃虛寒者忌用。黃蓮的用量病輕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兒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黃蓮;因黃蓮苦燥傷津,陰虛津傷者慎用。
測你的肝臟好不好的11大症狀
肝臟對人體的作用非常大。中醫認為,肝主藏血,主排泄。如果肝不好,將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臟後,肝臟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細胞變性腫脹,肝臟內出血,正常功能衰退等等。那麼,怎樣檢測自己的肝臟好不好呢?中醫認為,肝不好有這十一症狀。
症狀1:全身倦怠感日趨嚴重。
症狀2:食欲不振,有噁心感覺。
症狀3:持續性微熱,或發惡寒。
症狀4: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症狀5:酒量突然減少。
症狀6:臉色晦暗失去光澤。
症狀7:皮膚呈黃疸色、或感覺瘙癢。
症狀8:尿液變為啤酒色。
症狀9:肝掌、蜘蛛痣。
症狀10:頭昏耳鳴。
症狀11:全身發黃,特別是鞏膜發黃。
肝臟不好的飲食調理方法
肝病病人尤其是慢性肝病病人應充分注意飲食中的營養平衡,每日必須攝入以下四類食物以保護肝臟。
1、魚、肉、豆製品等食物,這類食物被人體吸收後有助於人體血液、肌肉組織的生長。
2、牛奶、奶製品、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的食物,這類食物以營養豐富而見長。
3、米飯、穀類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這類食物可以補充人體熱量,提供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
4、蔬菜、瓜果、芋類、菌菇類、海帶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這類食物有助於人體的營養平衡。
醫藥界的大革命...西醫竟是一場百年騙局...曼戴爾 松 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