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美食惹的禍?──痛風
本文諮詢醫師 石牌實和合聯診所
家庭醫學科醫師 陳澤民
痛風是什麼? 痛風是嘌吟代謝紊亂所引起的一種疾病,當血液、組織液及尿液中含尿酸過多時,尿酸沈積在關節內,形成結晶,會引起白血球攻擊、吞噬尿酸,造成關節發炎、紅腫、脹痛和發熱,就是所謂的痛風。 是痛風還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當關節疼痛起來,一般人常分不清到底是痛風還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在作祟?以下就提供給您幾個簡易的判別方法,讓您找對毛病下對藥。
痛風專找男人嗎? 痛風主要好發於男性,且多發作在三十歲以上的男性,但因現在飲食習慣的改變,所以女性患痛風的機會也隨之增高,尤其是如果您的工作環境常需要飲酒應酬的話,那麼您患痛風的機會也就比一般人高。就統計學上來講,男性血中尿酸值在7.5 mg / dl,而女性在 7.0 mg / dl上,就算是高尿酸血症了,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發展成痛風的可能性非常高。 那些人是痛風的高危險群? 國內痛風的潛在高危險群有呈現增加趨勢,飲食過度、快速減肥、使用藥物、壓力大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您有下列情況,那麼請注意,下一個痛風患者可能就是您! 1. 遺傳性高尿酸血症者。 2. 放縱飲食者,因為過多的脂肪及酒精會使尿酸增加,及阻止尿酸鹽的正常排泄。 3. 快速減肥者或服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因為減肥會增加細胞新陳代謝造成尿酸升高。 4. 長期服用利尿劑者,也會造成尿酸升高的副作用。 痛風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低嘌吟飲食對痛風患者很重要,因為嘌吟(purine)是核蛋白的組成物質,而尿酸正是源自於核蛋白(nucleoprotein )。 1. 避免攝取含高量嘌吟的食物,例如內臟(豬肝、腰子等)、海產類(蝦、鮑魚、沙丁魚等)。 2. 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漿、豆芽等,雖含較高量的嘌吟,但因所含嘌吟的種類與肉類的不同,故於非急性發病期間,仍可適量攝取。 3. 養成良好的生活作習,少飲酒,最好禁酒,過胖者要減輕體重。 4. 養成多喝開水的習慣,可促進尿酸的排泄,同時亦可減少尿路石形成的機會。 痛風的可怕在於其臨床徵狀,主要是先形成無症狀高尿酸血症,之後急性痛風發作,當反覆痛風發作後,尿酸鹽沉積物會形成痛風石,導致關節變形、尿路結石最後腎病變 。因此當您懷疑自己有痛風時,請儘早就近找醫師診斷,對症治療,以免病情加重。http://www2.tku.edu.tw/~welfare/ctn_down_05-2-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