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穴道按摩 足太陽膀胱經


文/ 林貴中 醫師
本專欄從經絡循行去了解針灸治病,為甚麼膝痛針背部的穴位、腰痛按壓足部的穴位,卻取得很好的療效。甚至於左病治右,右病治左,這些疑問在讀者了解了經絡循行後,便能一目了然,豁然開通。現在介紹
足太陽膀胱經,這是全身最長,分支最多,穴位最多的一條經絡,對全身的影響最廣、也最大。尤其是足太陽膀胱經背部俞穴內應五臟六腑,五臟、六腑有病變時,在背部膀胱經的俞穴會出現異常現象,如壓痛、硬結、敏感點等。內經言:「迫臟刺背,背俞也。」背俞為治療臟腑疾病的重要俞穴。本經循行之時辰為:13時~15時。


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 足太陽膀胱經起始於眼內角的睛明穴,上行額頭,交於頭頂部;其中有一支脈,從頭頂至耳殼上部。直行的經脈從巔頂向顱腔內深入絡於腦髓,再由腦內返回巔頂,經由天柱穴而下行於後頸部,沿著肩胛骨內側和脊柱兩旁的大杼穴、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脾俞穴、腎俞穴、白環俞穴而抵達腰部,再進入深層部位,沿著脊柱兩旁的肌肉而行,聯絡相表裏的腎臟,附屬於本經的膀胱腑;其中又有一支脈,從腰部挾脊柱外側下行,進入臀部,再下行進入膝膕窩中。另有一支脈從天柱穴分出,下行貫通肩胛,挾行於脊柱兩旁,再經過股骨大轉子,沿著大腿外側後緣向下行,和前一支直行的經脈會合於膝膕窩中的委中穴。自膝膕窩下行,經過腓腸肌中間的承山穴,入於足外踝後方的崑崙穴,再沿著第五蹠骨粗隆下方的京骨穴,而到達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


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有67穴(左右共有134穴):
頭面部:睛明穴、攢竹穴、眉衝穴、曲差穴、五處穴、承光穴、通天穴、絡卻穴、玉枕穴、天柱穴。


背部第二行: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厥陰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腎俞穴、氣海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環俞穴、上穴、次穴、中穴、下穴、會陽穴。
挾脊第三行:附分穴、魄戶穴、膏肓俞穴、神堂穴、譆穴、膈關穴、魂門穴、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志室穴、胞肓穴、秩邊穴。


下肢部:承扶穴、殷門穴、浮穴、委陽穴、委中穴、合陽穴、承筋穴、承山穴、飛揚穴、附陽穴、崑崙穴、僕參穴、申脈穴、金門穴、京骨穴、束骨穴、通谷穴、至陰穴。
足太陽膀胱經有了異常變動會表現為下列病症:頭重痛,眼睛要脫出,後項像被牽引,脊背痛,腰好像折斷,股關節不能彎曲,膕窩好像凝結,腓腸肌像要裂開;還可發生外踝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筋」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如痔,瘧疾,躁狂、癲癇,頭囟後項痛,眼睛昏黃,流淚、鼻塞、多涕或出血,後項、背腰部、尾部,膝彎、腓腸肌,腳都可發生病痛,小腳趾不好運用等。
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從頭至足,上循頭項,入絡腦,行經脊柱兩側,抵腰,穿過臀,入膕中,貫內,出外踝之後,至小趾外側。經言:「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這就是經絡循行所起的遠治作用。根據經絡的標本、根結的理論來了解,標是指頭身部,是經脈擴散的區域,本是指四肢部,是經氣滙聚的重心。根是指四肢末端的井穴,是經氣循行會合的根源,結是指軀幹部的有關部位,是經氣循行流注的歸結。《內經》:「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此說明了肘膝以下的穴位對於頭面、軀幹及內臟的重要治療作用。經言:「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過為原,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五臟六「井滎俞原經合」所主之病為:「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其中原穴為氣留止之處。陽經經長,多一原穴,則俞穴專司原氣之輸注,原穴專司原氣之留止;陰經無原穴,則以俞為原,乃一穴兼領俞穴與原穴之兩種功能也。


足太陽膀胱經之五輸穴為:「至陰穴為井、通谷穴為滎、束骨穴為俞、京骨穴為原穴、崑崙穴為經、委中穴為合穴。」以上五輸穴皆位於四肢肘膝以下,是臨床上常用的穴道。讀者如能善用按摩、指壓、推拿、拍擊……這些穴位,用於自我保健,對於做好防病、防疫,每天實施,可刺激、強化自身健康,增強免疫功能及防病的能力。


http://hk.epochtimes.com/9/10/28/108248.htm


 


自然之聲-雨林深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ron 的頭像
    chenron

    chenron的部落格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