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之二 脾
脾位於中焦,在膈之下,脾主運化水穀精微,為人身氣血生化之源,故被稱為"倉廩之官"、"後天之本"。脾氣主升,具有運化水谷、水濕之功,並能統攝血液,是消化系統的主要臟腑之一。其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其經脈與胃相連,形成表裡關係。
(1)脾的生理特性 脾的生理特性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喜燥而惡濕。脾之所以喜燥惡濕,是與其主運化水濕的生理功能有密切關係。脾胃在五行中屬土,但按陰陽來分類,脾為陰土,胃為陽土。脾的陽氣易衰,陰氣易盛,脾又主運化水液,然濕邪侵犯人體,最易傷害脾陽。脾陽虛衰,不僅可引起濕濁內困,還易引起外濕侵襲。故《臨證指南醫案》說:“濕喜歸脾者,與其同氣相感故也。”脾喜燥惡濕的理論,具有臨床指導意義,即在治療脾虛濕滯的病證時,宜用燥濕化濕之品。
2、脾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脾位於人體中焦,心肺居其上,肝腎居其下。所以人體氣機升降運動,皆以脾為其樞紐。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心陽下降,腎陰升騰,也以脾為升降之樞。五臟之精,悉運於脾,脾旺才能清氣上升布散。肝氣升于左,肺氣降於右;肺氣通調水道,腎之氣化蒸騰,無不以脾為樞紐。故脾胃互相配合,升降協調,則使氣血水津布散通利,氣機升降得宜,生髮之機旺盛。若脾虛氣弱,樞機不利,則種種病變莫不由之而生。對此種病變,總以調整脾胃,轉動樞機為要。
3、脾與長夏相應。春夏屬陽,秋冬屬陰,而長夏季節居於夏秋之交,為陰之始。長夏季節,濕氣當令,而脾為至陰之髒,故脾氣旺于長夏,脾病則在長夏季節可以好轉,但長夏濕氣過盛,又容易損傷脾臟。
(2)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主運化 "運",有運輸、布散之意,例如體內各種精微物質的運輸布散等;"化",有變化、消化、化生之意,主要指飲食物的消化和水穀精微的吸收等。脾主運化就是將水谷消化成為精微物質並將其運輸、布散到全身。這些功能需胃和小腸等的配合,但主要以脾為主。脾的運化功能可分為運化水穀和運化水濕兩個方面。
運化水谷 水穀,泛指各種飲食物。運化水穀,即是指對飲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中醫學認為人體的消化功能與脾、胃、小腸等臟腑都有關係。例如飲食物入胃,經過脾胃的腐熟加工,然後進入小腸,清濁分離,各走其道,再由脾輸送至全身,供應各臟腑器官的營養。但中醫學以五臟為中心,無論是從生理角度,還是從病理角度來說,脾是消化系統的主要臟器,人體的消化功能主要歸屬於脾。脾運化水穀精微,維持著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等臟腑組織器官生理功能。
運化水濕 水濕,即人體內的水液。運化水濕,是指脾對水液的吸收、轉輸布散和排泄的作用。說明脾在調節水液代謝、維持水液代謝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脾的運化水濕功能,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攝入到體內的水液,需經過脾的運化轉輸,氣化成為津液,並輸布於肺,通過心肺而布達周身臟腑器官,發揮其濡養、滋潤作用。二是將全身各組織器官利用後多餘的水液,及時地輸送到相應的器官(如肺、腎、膀胱、皮毛等),變成汗和尿液被排出體外。因此,在水液代謝的全部過程中,脾都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促進著水液的環流和排泄。
運化功能,主要依靠脾氣的作用,若脾氣健運,則飲食水穀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質的運輸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輸布、排泄才能正常,體內的水液才能保持著相對的平衡狀態。反之,若脾失健運,不但會出現腹脹,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狀,而且還會引起水液代謝失常,進而產生多種水濕停滯的病變,如浮腫,痰飲,泄瀉等證。
人出生以後,飲食水穀是機體所需營養的主要來源,也是化生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根本。而飲食物的消化、水穀精微的吸收、布散,主要靠脾的運化功能才能完成。所以有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的見解。由於脾為後天之本,故在防病和養生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元時代著名醫家李東垣,是"補土派"的代表人物,在其《脾胃論》中指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僅要注意飲食營養,而且更要注意保護脾胃。在臨床治療用藥時亦應兼顧脾胃。
(二)脾氣主升 所謂"升",即上升之意。脾氣主升,即脾氣的功能特點以向上升騰為主,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是脾主升清。所謂"清",是指水穀精微營養物質,而"升清"即指精微物質的上升布散。經過脾、胃和小腸等消化後生成的精微物質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輸於肺,並通過心肺,分佈到周身各處。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則各臟腑組織器官得到足夠的物質營養,功能活動才能強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職,則會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若清陽不升,清濁不分,混合下注,可發為遺精,帶下,腹脹,腹瀉。若久泄不愈,又常伴有身倦無力,氣短,懶言等症狀。
其二是維持人體各內臟的正常位置。人體的臟腑,在體內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胃位於脘部,腎位於兩側腰部,子宮位於下腹部等。中醫學認為,臟腑之所以能固定於一定的部位,全賴脾氣主升的生理作用。這是因為,支持和固定這些內臟的肌肉、韌帶、筋膜,也要依靠脾運化生成的水穀精微的充養,才能強健有力。若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可出現胃、腎、子宮等內臟的位置下移或脫肛等。其病變基礎是韌帶、肌肉鬆馳,失去對內臟的牽引作用。實驗證明,內臟下垂與脾虛的程度成正比。對此種病變,常採用補中益氣、兼以升提的方法治療,常用補中益氣湯。
(三)主統血 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主統血是指脾能統攝、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脈內循行而不逸出脈外。脾統血的機理,實際上是脾氣對血液的固攝作用。因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旺盛,就能保證體內氣血充足,氣能攝血,這樣,生成之血就能在脈管內運行,不致逸出脈外。若脾氣虛弱,統血功能失職,血液運行將失其常規而逸出脈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醫學習慣上將這種因脾虛而引起的出血病證稱為"脾不統血"。這種出血的特點是:出血時間較長,血的顏色淺淡,出血多在身體下部等。對此,臨床常採用補脾益氣、引血歸經的方法治療。
(3)脾的附屬功能
(一)在志為思 思,即思考、思慮,是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一種狀態。正常的思考問題,對機體的生理活動並無不良影響,但思慮過度,所思不遂則傷脾。《素問》說:"思則氣結。"脾氣結滯,則見不思飲食,脘腹脹悶,影響運化升清和化生氣血的功能,而導致頭目眩暈、煩悶、健忘、手足無力等。
(二)在液為涎 涎為口津,唾液中較清稀的稱作涎,它具有保護口腔粘膜,潤澤口腔的作用,在進食時分泌較多,有助於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況下,涎液上行於口,但不溢於口外。若脾胃不和,則往往導致涎液分泌急劇增加,而發生口涎自出等現象,故說脾在液為涎。
(三)在體合肌肉、主四肢 《素問》說:"脾主身之肌肉。"脾主肌肉是指脾能維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而脾之所以能維持肌肉的正常功能,是和脾主運化的功能分不開的。脾主運化水穀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氣血,並將其輸送布散到全身各處之肌肉中去,以供應肌肉的營養,保持肌肉活動的充足能量,使肌肉發達豐滿,壯實有力。若脾的運化功能失職,肌肉失去滋養,則肌肉逐漸消瘦,甚則痿軟鬆馳。臨床上,對某些慢性病,特別是消化系統慢性病變,使身體逐漸消瘦者,大多根據"脾主肌肉"這一理論,從健脾益氣入手治療,往往能改善身體虛弱狀態,取得滿意效果。
四肢,相對軀幹而言,是人體之末,故稱為"四末"。四肢也需要脾氣輸送水穀精微,以維持其正常生理活動。當然,四肢活動和肌肉的強弱也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脾氣健運,營養物質充足,則四肢肌肉豐滿,活動輕勁而有力。若脾虛,運化功能失職,四肢肌肉失養,則肌肉痿軟,四肢無力,甚則產生痿證。
(四)在竅為口,其華在唇 脾開竅於口,是指人的飲食、口味等與脾的生理功能有關。若脾氣健運,則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反之,若脾有病變,則容易出現食欲的改變和口味的異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濕困脾氣,則可出現口甜、口粘的感覺。脾主肌肉,又為氣血化生之源,口唇亦由肌肉所組成。因此,口唇的色澤不但是全身氣血盛衰的反映,又與脾運化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關係。脾失健運,氣血旺盛,則口唇紅潤,有光澤。若脾虛不運,氣血不足,則唇淡白不澤,或者萎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