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之一 肺
肺居胸中,在諸臟腑中,肺的解剖位置最高,故稱"華蓋"。華蓋原指古代帝王所乘車子的傘形遮蔽物,在此引申為肺的位置最高,居於諸臟腑之首。
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稱"嬌臟"。肺在五行屬金,專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協助心君調節氣血運行,故稱"相傅之官"。其附屬功能為:在志為憂(悲),在液為涕,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在竅為鼻。肺的經脈與大腸相連,互為表裡關係。
(1)肺的生理特性 肺的生理特性,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肺為華蓋,與外界直接相通。就臟腑而言,肺屬五臟之一,屬裡。但肺與其它四髒不同,它不但居於胸腔內,處於五臟之高位,被稱為華蓋,而且還通過喉和鼻與外界直接相通。因此,肺的生理功能,往往直接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影響。自然界之風、寒、燥、熱等邪氣,尤其是溫熱邪氣,多直接從口鼻而入,影響到肺,出現肺衛失宣,肺竅不利等病變。
2、肺為嬌髒,不耐寒熱。肺之所以嬌嫩,一方面是由於肺為清虛之體,開竅於鼻,外合皮毛,外界邪氣常直接傷及於肺,使之功能失常。另一方面,肺為五臟之華蓋,凡其它臟腑有病變,其氣多上熏於肺,導致肺病出現,產生咳喘等症狀。故《素問·咳論》說:“五臟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獨肺也。”肺雖在五行屬金,反不如肝木剛強,寒邪能傷肺之陽氣,熱邪能傷肺之陰液,因而產生多種肺的病變。
3、肺與秋氣相互通應。根據“天人相應”理論,肺氣旺於秋,肺病在秋季,得到自然界之氣的滋助,可以好轉,病人感到舒適。當然,秋季氣候過於燥烈,又容易損傷肺,耗傷肺之陰津,產生乾咳少痰,皮膚乾燥,鼻咽乾燥等病證。
(2)肺的生理功能
(一)主氣,司呼吸 主,即主持、管理之意。肺主氣,即指全身的氣均由肺來主持和管理。肺主氣包括主呼吸之氣與主一身之氣兩個方面。
肺主氣,與呼吸功能有關,即肺主呼吸之氣。呼吸功能是人體重要的生理功能之一。人體一生中,都在不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在物質代謝過程中,一方面要消耗大量的清氣,同時又不斷地產生大量的濁氣,清氣需不斷地進入體內,濁氣需不斷地排出體外,都要依靠肺的生理功能。肺既是主司呼吸運動的器官,又是氣體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功能,從自然界吸入清氣,又把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從而保證了新陳代謝的順利進行。
肺主氣司呼吸功能正常,除了肺本身的生理功能正常外,還與氣道的通暢與否有關。所謂"氣道",是指氣體進出體內外的通道。包括氣管、支氣管、咽喉等。氣道通暢,也是維持呼吸正常的重要條件。
肺主一身之氣,是指肺有主持、調節全身各臟腑經絡之氣的作用。肺主一身之氣這一功能主要體現在氣的生成,特別是宗氣的生成方面。宗氣是由脾胃化生的水穀精氣與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相結合,積於胸中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宗氣的生成。而宗氣通過心脈布散到全身也要靠肺氣的協助。所以肺通過宗氣的生成與布散,起到主持一身之氣的作用。其次,肺主一身之氣還體現在對全身的氣機具有調節作用。實際上,肺的一呼一吸運動,就是全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肺主氣的功能正常,氣道通暢,呼吸就會正常自如。若肺有了病變,不但影響到呼吸運動,而且也會影響到一身之氣的生理功能。例如,肺氣不足,則呼吸微弱,氣短不能接續,語音低微。若肺氣壅塞,則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此外,如果影響到宗氣的生成和布散,失去對其它臟腑器官的調節作用,則會出現全身性的氣虛表現,如疲倦、乏力、氣短、自汗等。若肺一旦喪失呼吸功能,則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宗氣不能生成,人的生命也隨之告終。
(二)主宣發與肅降
所謂"宣發",即宣佈、發散之意。肺主宣發,即肺臟具有向上、向外升宣佈散的生理功能。這種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是通過肺的氣化,使體內濁氣不斷排出體外。其二是使氣血、津液輸布至全身,以發揮滋養濡潤所有臟腑器官的作用;其三,宣發衛氣,調節腠理之開合,通過汗孔將代謝後的津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若肺失宣散,即可出現咳嗽、吐痰、喘促胸悶、呼吸困難以及鼻塞、噴嚏和無汗等症狀。
所謂"肅降",即清肅下降之意,清肅又包含有肅清的意思,即肅清、排出肺內毒邪與異物的作用。肺為嬌髒,屬清虛之器官,異物不容,毫毛必咳,肺內不能容有任何水濕痰濁和異物停留。由此可見,肺的清肅功能,乃是機體自衛功能的表現。而下降是指肺氣向下通降的生理作用。
肺主肅降作用主要體現於三個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清氣;二是把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和脾轉輸來的水穀精微下行布散;三是肅清肺和呼吸道內的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潔淨。若肺的肅降功能失職,則可出現呼吸短促或表淺、胸悶、咳喘、咯血等病理現象。
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功能是肺的生理功能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在生理情況下,兩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約,使呼吸保持平穩狀態。在病理情況下,它們經常相互影響,沒有正常的宣發,就沒有正常的肅降;沒有正常的肅降,也就不可能有正常的宣發。如果二者失調,出現"肺氣失宣"、"肺失肅降"等病變,則見胸悶、咳嗽、喘息等症狀。
(三)通調水道 人體的水液代謝在生理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水份的攝入、在體內的轉輸利用和代謝後水液的排泄等幾個環節,是在多個臟腑參與下共同完成的,肺是其中之一。肺調節水液代謝的作用稱為"通調水道",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
一是肺主宣發,調節汗液的排泄。排泄汗液,是人體水液代謝的一部分。有人估計,每天每人通過汗液排出400毫升左右的水分。肺主宣發,將水穀精微和津液宣散於周身,特別是使布散到體表的津液,通過汗孔,以汗的方式排泄於體外。在生理情況下,肺的宣發功能正常,則汗的排泄適度,起到調節水液代謝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肺的宣發功能失常,就會引起水腫、小便不利等病變。
二是肺氣肅降,使水道維持通暢。"水道",即指體內水液運行、排泄的道路。水道的通行暢達,流通無阻,是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重要條件。因此,有"肺主行水"、"肺為水之上源"的說法。如果肺病,通調水道功能減退,就可發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飲,甚則水泛為腫。對此,臨床上多採用宣降肺氣,疏通水道以利水的方法治療。
(四)肺朝百脈、主治節 在古代,全身之脈稱為百脈,肺朝百脈,即全身血液都朝會於肺。肺朝百脈的生理意義在於:全身血液通過肺脈流注於肺,通過肺的呼吸功能,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再輸布全身。肺主一身之氣,調節全身之氣機,而血液的正常運行,亦賴於肺的敷布和調節,故有"血非氣不運"之說。
《素問》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這是將肺比喻為輔助一國之君主的宰相,協助心君,調節全身。肺的治節作用,概括起來,主要體現於四個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二是肺有節律地呼吸運動,協調全身氣機升降運動,使臟腑功能活動有節;三是輔佐心臟,推動和調節血液的運行;四是通過肺的宣發與肅降,治理和調節津液的輸布、運行與排泄。因此,肺的治節功能,實際上是代表著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若肺主治節的功能失常,則既可影響到宗氣的生成與布散,又因肺氣虛衰,影響到血液的正常運行;既可影響到津液的調節與排泄,又可影響到氣機的升降運動。
(3)肺的附屬功能
(一)在志為憂(悲)以五志分屬五臟來說,肺之志為憂(悲)。憂愁和悲傷,均屬非良性刺激的情緒反映,它對於人體的主要影響,是使氣不斷地消耗。由於肺主氣,所以悲憂易於傷肺。反之,在肺氣虛時,機體對外來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下降,而易於產生悲憂的情緒變化。
(二)在液為涕 涕是由鼻粘膜分泌的粘液,並有潤澤鼻竅的功能。鼻為肺竅,正常情況下,鼻涕潤澤鼻竅而不外流。若肺寒,則鼻流清涕;肺熱,則涕黃濁;肺燥,則鼻幹。
(三)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所謂"合",即配合之意。皮毛,包括皮膚、汗腺、毫毛等組織,為一身之表,是抵禦外邪侵襲的屏障。肺與皮毛的相合關係主要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一是肺主氣屬衛,具有宣發衛氣,輸津于皮毛等生理功能,從而滋潤、溫養皮毛;二是皮毛與肺配合,協調肺的呼吸作用。皮毛汗孔的開合,具有宣散肺氣和調節呼吸的作用,《內經》稱汗孔為"氣門",即氣體出入之門。
因為肺與皮毛在生理方面具有相互配合的密切關係,所以在病理方面,也常相互影響。例如,外界邪氣傷人,常先從皮毛而入,首先影響到肺的生理功能,出現惡寒、發熱、鼻塞、咳嗽等症狀;若肺氣虛弱,宣發功能失職,衛氣、精津布散障礙,則肌膚蒼白、憔悴,皮毛枯槁;或衛氣機能虛弱,則自汗出,易於感受外邪;若肺氣閉塞,毛竅閉斂,則可出現無汗而喘等症狀。
(四)在竅為鼻 鼻是肺之門戶,為氣體出入之通道,其生理功能包括通氣和嗅覺,而鼻的功能主要依賴肺氣的作用。肺氣調和,則鼻竅通暢,呼吸通利,嗅覺靈敏。正因為鼻為肺竅,肺與鼻有密切聯繫,所以若肺或者鼻發生病變時,常相互影響。例如邪氣犯肺,肺氣失宣,則鼻的功能失常,可見鼻塞,流涕,不聞香臭,或鼻衄等。另外,外邪傷人,多從口鼻而入,可直接影響到肺,特別是溫熱邪氣,多首先侵犯肺臟,從而出現發熱,口渴,咳嗽,痰黃,鼻翼煽動等症狀;而鼻的症狀亦多從治肺入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