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僅僅是一門醫學,更是一部哲學,也是一部物理化學


 


    古醫書上說:『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知"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又說:『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所以傳統中醫學就是一門由「身體外而知道身體內」的醫學,它可以透過望診、問診、聽診、切脈來了解你的目前的身體情況,而且可以預測你未來會發生的疾病問題,並且可以透過「易經」「五運六氣」等方式給你最好的建議,改變你身體的問題。


 


    大陸中醫「劉力紅」在其「思考中醫」醫書中曾言:「中醫開藥就是開時間」。這句話真是一語命中中醫的精髓,身體太寒中醫用熱藥給身體模擬一個夏天環境把寒去掉;身體太熱中醫用寒涼藥給身體模擬一個秋冬天的環境把熱去掉。


 


    所以正統中醫,不會像西醫一樣,頭痛就全部用「普拿疼」、胃痛就是「阿斯匹靈」;中醫依靠經絡辯證:前額痛屬於陽明經、後腦痛屬於太陽經、兩側痛始於少陽經、顛嵿痛屬於肝經(厥陰經)、頭重如裹的痛是太陰經…等,所以會根據不同的經絡給藥來處理問題。並且會根據季節、溫度、溼度…等問題來下處方。


   


「倪海廈」老師說過:「小腸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因為心臟降他的能量(熱能)下導到小腸幫助食物腐熟、幫助大腸吸收水分。所以小腸的溫度、壓力、速度應該和心臟是同ㄧ頻率。這和「王維工」教授在『氣的樂章』一書中指出心臟在主升動脈轉九十度彎經由主動脈將血液向下傳導到丹田的共振頻率須一致的論點相同。所以你說中醫是不是一部物理化學呢?


 


    目前的中醫已經不是古代正統中醫,他無法由人體外知道人體內的變化(有些中醫看病要看西醫的檢驗報告)、無法杜絕病患未來可能發生的疾病做到「上工」的境界、不懂「易經」對中醫的重要性(不懂易經,不足以成大醫)。所以傳統中醫的沒落實在有機可尋,也讓我輩備感憂心。版主在此分享許多中醫學健康知識,就是想幫助大家有另一個對身體健康認知的管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ron 的頭像
    chenron

    chenron的部落格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