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經脈穴道: | |||
經絡學說是中醫醫學基本理論的重要部份,特別是對針灸來說,尤為重要。 經絡學說的主要特點,根據客觀事物運動發展的規率,把人體中各個組織器官聯接起來,除了敘明這些組織器官,各有其特殊功能外並指出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連接和相互影響的關係,以說明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機體,從而在臨床治療上能注意到整體觀察和全面處理,達到治病保健的目的。 人體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各部組織,臟器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繫,經絡則是人體內外、左右、上下、表裡的主要聯繫者,有主幹,有分支,內部發源起臟腑著五官、七竅、四肢百骸,網路全身,運輸氣血,周流體內與體表。 故靈樞海論篇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 經絡是人體氣血營衛的運行路徑,從體內臟腑以至體外的皮膚、肌肉、筋骨等一切組織,經絡無不縱橫貫串於其間,其主要內容來說有:【十二經脈】 【十二經別】 【奇經八脈】【十五絡脈】 【十二經脈】 【十二皮部】以十二經脈為全部經絡的主體,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分出,所以叫做別行的正經,循於腹裡,奇經八脈是在十二經脈分出經別的『別道其行】的脈,它與十二經脈也有縱橫的聯接。 絡脈方面以十五絡為主要,除此之外,並有無數絡脈滿佈全身,還有其細小的分支稱為孫絡,起著滲灌氣血濡養肢骸的作用,這些經脈和絡脈組成了經絡系統的主體。
主要是根據陰陽學說而來的,古人在長期生活體會中,觀察到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不同的階段。這些不同的階段古人是以『陰陽的盛衰』和『消長的情形』來區別的,因此由一陰一陽,衍化三陰三陽。 人體主要能量系統十二經脈加任、督二脈,貫串全身各大臟腑與周身內外、上下一切氣、血、津、液、皮、毛、肉、筋、骨、神經、淋巴腺、內分泌等一切組織系統緊密相聯繫。人身任何部位之病變,皆可以十二經脈之氣化運動,主導氣血,強化機體免疫機能,消滅、抵禦病菌,並促使,激發病變細胞再生。這十二經脈是經絡學說的主體,在全身所有經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十二經脈的循行經絡,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順序傳至手陽明大腸經,以各條經脈,互相流注,終而復始,其循行順序 如下圖: 手太陰肺經奇經在人體的生理機能,主要是調節和蓄溢正經的脈氣,像自然界湖泊一樣,根據人體營衛氣血的盈虧,擔負著涵蓄和流溢的功能,從而對周身組織起著滲灌,濡養的作用。奇經對十二經脈的連繫,更具有分類和統率的意義,它把十二經脈中的性質相同火相近的某幾條連合起來,組成一個統一的系體,並對十二經脈起著主導作用如任。督二脈行於軀體正中,公司一身之陰陽,沖脈與任。督同出異名,一源三歧,為十二經脈之海,帶脈束腰而前垂,統屬縱行諸經,【陰礄、陽礄】二脈是主宰一身左右之陰陽。【陰維、陽維】二脈是維路一身表裡之陰陽。
|
引用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50701949
人體穴位圖
大腸經穴圖 胃經穴圖 脾經穴圖 心經穴圖 小腸經穴圖 膀胱經穴圖 心包絡經穴圖
腎經穴圖 三焦經穴圖 膽經穴圖 肝經穴圖 任脈穴圖 陽維脈穴圖 陰維穴圖
引用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512171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