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怎麼辦?陳經理部門的員工集體向我申訴要更換主管?」蔡董找我過去研究這個存在公司已久的「老問題」;據我的記憶,這三年來陳經理的部門員工流動率很大,可是業績始終都維持穩定的成長,因此,以目標管理為導向的蔡董也不方便說陳經理有什麼不好。

【業務員要是全能,他就是老闆】


    業績好就代表能力好嗎?這是他們公司一個大盲點,如果業績好是因為「公司產品好」?那麼誰來做不都是一樣嗎?我就是不認為陳經理很厲害,甚至沒他的話,公司可能更好也不一定。


    通常開發新客戶,就客戶的屬性來說,分為「陌生開發」、「非陌生開發」兩種,真正一流的業務高手不是在「談判」,而是在「陌生開發」,因為後者這種人才比較少,而且難度比較高,所以正確來說,陌生開發成功的獎金通常很高,這種人才臉皮要夠厚,耐心要夠強,並且具備主動積極挑戰困難的精神。


    很多公司找業務來根本就把他當成「全能天才」,結果常常害他死的不明不白,因為你沒用到他的專長,而且把他操弄死,如果照這種用法,全台灣的業務都快消磨殆盡了。


【真的都是你的功勞嗎?】


    有一家公司知名度很高,廣告費投資很多,所以每天業務員就等著客戶來電,然後外出接洽生意,因為產品太棒,又有競爭力,所以業務員的績效一向都很不錯,大家對收入也都很滿意;這種公司的業務員要是「不自量力」,以為自己很厲害,「換個公司」去試試看,馬上就知道「自己有幾兩重」了!


    開發獎金也要分清楚「來源」而給予不同的比例,很多公司舉辦促銷活動,大打折扣優惠價,這時候的業績獎金通常會「跟著打折」,不過我也遇過員工抗議說:「降價是你老闆自己的事,不應該把我們的獎金減半。」從老闆的經營風險來說,似乎有點道理,可是從「貢獻效能」而言,很明白的這種業績應該打折計算才符合「公平正義」。


【各司其責、各展其能】


   開發人員的個性偏重在「積極冒險」,而談判人員的個性偏重在「溝通協調」,這兩者專長應該很難並存,若有的話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人中之龍」,何況是基層業務員,那更是緣木求魚了。


   我常常跟老闆講:「你找的是開發人員,不是談判人員,所以目標出現後,出面主談的不是業務員而是高階主管,這樣的談判才有效益。」也就是透過有效的分工,各司其責、各展其能,如此才不會糟蹋無辜的、滿懷理想的年輕人。


   就算找開發人員也要搞清楚他的目標是「陌生」或是「非陌生」為對象,若是陌生拜訪並且交易成功,通常獎金是很高的,不過獎金給予還是要區分「前開發階段、後談判階段」分別的貢獻。


   的確,業務不好找,業務員在哪裡?可是我都鼓勵年輕人踏入社會應該先嚐試去當業務,所以業務員其實也很多人搶著幹的;為何會找不到呢?答案就是業務員都被外行的老闆玩光了!

引用自吳氏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ron 的頭像
    chenron

    chenron的部落格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