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叫做中藥?有多少種? (2)


二十、一帖中藥煎幾此最恰當? 一般中藥湯劑每帖最少得煎二此為正確。由於中藥材含有複雜的有效成份,這些成份在高溫水溶液中,有的很容易釋出,如甘戈元類、多醣類、揮發油等,通常在頭煎時就能溶出;但也有一些成份較難釋出,如甘戈元、脂肪油、膠質、脂質等,一般要在二煎時方能溶出。因此為了提高療效,每帖中藥最少應分兩次煎煮後,再將藥液混勻分服。但是病急者不在此列。有人因中藥每帖都藥煎兩次而嫌麻煩,企圖用一次久煎的方法來替代,這是很不科學的。中藥湯劑煮大致可分為濕潤、滲透、溶解、擴散、置換等過程,藥材組織內的有效成份是逐漸向湯液裏「瀰散」,因此藥液才會越煎越濃,直到飲片本身與藥液中有效成份濃度平衡了,就會停止滲出、溶解。這時必須濾出藥汁,重新加水,造成新的不平衡狀態,才有利於中藥材內有效成份繼續釋放溶解。


所以說,用一次延長的煎煮方式是替代不了分二次的煎煮法。而據臨床實驗考證,一般方劑即使分二次煎煮,也只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成份被煎出,還餘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左右殘留在藥渣當中。


許多高貴的滋補藥材,如鹿角、鱉甲、龜板、黃?、石斛、當歸等,厚實堅硬,滋膩難化,又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以考慮煎三次,盡兩將藥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才不致浪費。  


二十一、中藥應該煎煮多久? 中藥的煎煮時間應根據藥材的性質,和所主治病證的「俱」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解表藥、攻下藥、芳香藥等煎煮時間宜短;補益藥、礦石藥、貝殼類及有毒之藥品等,煎煮時間宜長。提供下面三種情況的煎藥時間做為參考:


(一)一般治療藥


凡治療各種疾病、煎煮時間無特殊要求的藥劑,頭煎從沸騰後再煎煮三十分鐘,二煎沸後再煎二十分鐘。


(二)發汗解藥表


治療四季外感風寒、風熱等藥劑的煎藥時間宜短。頭煎再煎煮八至十分鐘,二煎沸後再煮五分鐘。


(三)滋補調理藥


凡治人體虛損疾病,用以補益氣血陰陽不足的藥劑,煎煮時間長些。頭煎從沸騰後再煎六十分鐘,二煎沸後再煎三十分鐘。


二十二、湯劑煎得越濃越好嗎? 很多人認為把中藥煎得越濃其藥效越好。其實這種官觀念是錯誤的,因為一帖煎得很錯很濃、很少的藥液,有效成份含量不見得會增加。一般中藥湯劑的煎煮過程就是中藥飲片中有效成份不斷向水中釋出瀰散的過程;而當煎到飲片本身與藥液中的有效成份濃度平衡時,這種擴散動作就停止了。此時如果再繼續煎煮,以求「又濃又少」,不僅藥物內的有效成份不會再釋出,還可能使藥液中有效成份因不斷蒸發而減少,甚至在過長的高溫中遭到破壞、降低藥效。  每帖不同藥性的中藥,隨著主治病症的不同,其煎煮過程都有一定的要求,若一味追求「量少服用方便」及「越濃越好」等不合邏輯的方法,過份濃縮的藥汁輕者改變原有藥效,重者服後產生嘔吐等不良反應。


因此,為使中藥發揮應有的效力,不僅要按常規煎煮一定時間,而且每此煎好濾取量皆不得少於180毫升(約一個碗九分滿)左右為宜;如果是煎給小孩子服用,由於劑量較少,每次濾取的液輛可酌減為120毫升左右。  


二十三、為什麼治療感冒的方劑煎煮時間不宜太長? 治療發燒、惡寒等四季感冒藥,中醫稱為「解表劑」,適用於患感冒、病邪尚在肌膚體表者。這類中藥材氣味輕清,大多為植物的花、葉、莖、枝等,如麻黃、桂枝、紫蘇、細辛、生薑、蔥白、香薷、荊芥、防風、藿香、佩蘭、薄荷、青蒿、菊花、銀花、桑葉等。


依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此類中藥材的有效成份都是揮發性物質,可隨水蒸氣蒸發,其發揮的程度與煎煮的時間成正比,也就是煎的時間越長,揮發性的有效成份損失就越多。  


中國大陸有關單位以「桂枝生薑湯」做實驗,把該方劑加熱煎煮15分鐘,其有效成份揮發油機乎損失50%;若繼續加熱煎煮30分鐘,揮發油物質蒸發機乎達到100%。 所以,治療四季感冒的解方劑煎煮時間不宜太長,正確的方法乃選用「武火」急煎,一般頭煎沸後再煮10紛鐘左右,二煎沸後再煎五分鐘左右為宜,這樣才能保存更多珍貴的辛香發散藥性,使療效充分發揮。


二十四、為何補益調理藥宜煎煮久些? 所謂補益調理藥是以滋補人體氣血不足為主要功用。常用的藥材如黃?、黨參、白?、當歸、白芍、地黃、牛膝、黃精、玉竹、天冬、麥冬、仙矛、何首烏、山藥、蓮子、?蓉、龜版、鱉甲等,都是植物的根莖、果實及動物的甲殼類等,如以短時間煎煮,其有效成份不易完全釋出,直接影響滋補調理的功效。我們選用蓮子、茯苓塊等硬質地的補益藥做煎煮時驗,按一般藥劑規定僅煎二十至三十分鐘,隨後掰開上述飲片發現,內心還是乾的,證明補益藥材必須經過久煎方能充分煎透。


因此,為了完全煎取補益調理藥中更多的營養成份,正確的方法是開始採用「武火」煎沸,然後改用「文火」慢煎。頭煎沸後再煎六十分鐘左右,二煎沸後再煎約三十分鐘,以飲片內心掰開無白蕊為度。這樣的時間長度才可使藥材裏的有效成份全部釋出,發揮應有的補益療效。


二十五、中藥湯劑的水煎乾了還能服用嗎?


煎煮中藥時,可能因一時的疏忽而把「拯」鍋水煎乾了,甚至嚴重到把一鍋的藥片燒焦,發生上述情況時,一般人會自然的再加水,繼續煎煮後服用,可是這方法是錯誤的。因為「拯」鍋中藥湯劑的水被煎乾了(就算尚未把藥片燒焦),其有效成份不是已經揮發殆盡,就是遭到破壞。例如薄荷、荊芥、藿香、肉桂等藥材的有效成份會隨著水蒸氣的蒸發而散失,即使再添水繼續煎煮,藥效也肯定不好。又如黨參、黃?、當歸、熟地、黃精、枸杞子等補益藥劑,水被煎乾後,藥材內所含的糖類、氨基酸、脢等有效成份會遭到破壞,即使再加水煎煮,其療效已難達到,因而延誤病情。


由此可知,如把水煎乾了或燒焦藥片,正確的處理方法是把「拯」鍋的藥渣倒掉、丟棄,重新購買「拯」帖方劑,按正確的方法小心煎煮後服用。


二十六、怎麼防止煎藥時糊鍋? 煎藥時另一個經常發生的狀況是「糊鍋」。「糊鍋」顧名思義就是指藥鍋底部的藥液變成糊漿狀態,通常是因為方劑內有些藥材未用布包包紮,直接散怖於煎鍋內,經由高溫煎煮,鍋「俱」傳熱不良(勻)加上沒有攪拌及缺乏水份等而形成的。糊鍋除了會降低療效外,也會產生有害物質,所以最好不要服用。為了避免藥液煎糊,下列幾個方法可供參考:


(一)選擇傳熱均勻的煎藥鍋「俱」。可防止鍋底溫度過高,其它部位溫度較低的缺失。


(二)清潔鍋底。煎藥前要徹底清除鍋底的油垢,預防煎煮時其它不潔物質的黏附。


(三)煎法要正確。如秫(ㄕㄨ/)米、菟絲子、葶?子、車前子大都含有粘物質、樹脂類等物質,如果與其它藥材同煎容易糊化,因此須事先用布包捆紮包煎。另外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應該烊化(溶化)後沖服,服飴糖則可直接充服。


(四)煎藥時必須加蓋。如採用文火煎藥而不加蓋子,藥鍋內的藥汁脹不起來,就會出現上面藥材脹燥、下面的糊鍋。加蓋後就可避免這種情況。


除了上述四點注意事項外,煎藥時必須注入足夠的水量,適當的攪拌、翻動,發現水份缺乏時,可酌量添加續煎。


二十七、哪些藥需打碎之後再煎? 在眾多藥材裏,需先打碎再煎煮的藥物,大都是質地堅硬緊密、有效成份難以煎出的礦石類及貝殼類,如石膏、寒水石、龍骨、牡蠣、磁石、珍珠母、海蛤殼、海浮石、紫貝齒等。這些藥材打碎再煎,增加與水接觸的表面積增加,不僅節省煎藥時間,也有利於有效成份的充份釋出。


二十八、為什麼有些藥物必須「烊化」? 「烊化」就是溶化的意思,用於某些含有大量膠質或粘性成份較多、而且加溫之後又能快速溶解的藥物,通常不與其他中藥材同鍋共煮,另外加適量開水加溫溶化後,再倒入已去渣澄清的藥汁中和勻服用。


這些需要「烊化」的藥物,大多是用動物的皮、骨、甲、角等為原料,且已先經特殊加工製成凝固膠劑,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鱉甲膠等。由於其大多含有氨基酸與蛋白質等成份,再常溫下皆成固體狀態,以開水加溫就能輕易溶化,如果放入藥鍋與其他藥材同煮,不僅容易造成粘鍋與燒焦,而且易在煎煮過成時粘附於其他藥材上,影響其他共煎藥材有效成份的釋出,甚至把本身的有效成份粘附於其他藥渣上而損耗掉了。


因為這類膠劑要直接研成粉末有困難,故止適宜加開水加溫溶解後,連同煎好的藥汁一起服用。我們日常使用較多的「烊化」藥材,除了上述的動物膠劑外,還有飴糖、蜂蜜等糖類藥物。另外由植物類藥材加工而成的枇杷葉膏、益母草膏、瓊玉膏、夏枯草膏、天麥二冬膏等,也都需先採行「烊化」方法再服。  


二十九、煎中藥攪伴嗎? 我們都知道,醫師對不同的主治病症,及病患年齡、性別的差別,所開立的方劑大小量(一帖)皆有很大的差異。而每帖不同配方的中藥材,置放於一定空間的鍋具內煎煮時,為了煎透全部藥材,讓有效成份充滿瀰散、溶出,適度的攪拌、翻動是必要的。


至於每帖中藥的煎煮過程,到底要繳拌幾次才合乎煎透標準,則視方劑組成類別來界定。如果以治療四時感冒為主的「解表劑」,因其主要成份都含有揮發物質,攪拌時必須掀開鍋蓋,造成主要成份隨著蒸汽流失掉,所以攪拌次數可以減為一至二次。


若是以補益調理為主的「補益劑」,因組成藥物須經由較長時間才能煎透,有效成份大多穩定性高、不益揮發散失,則翻動次數可酌增至三到五次。煎藥除了得攪拌翻動外,也應盡量用大鍋具煎小帖方劑,好讓全部藥材在吸水膨脹後,有較大空間釋出有效成份。


三十、那些中藥是焗(ㄐㄩ/;泡)服藥? 「焗服」就是直接沖泡服用,一般可區分為兩種:一是藥材本身質地輕,用量較小,含有大量的揮發油及特殊成份,因此不宜入鍋久煎,如西紅花、肉桂、大黃等。通常可先把藥材方在碗中,再把已煎好的熱藥汁直接倒入碗裏,然後加蓋浸泡三至五分鐘後再倒出來服用。例如:大黃若選用這種焗泡方法飲服,其瀉下功效將更顯著。二是由新鮮果實所壓榨成的果汁,如鮮梨汁、檸檬汁、葡萄柚汁、西瓜汁、木瓜汁、鮮藕汁等,大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群,如經高溫煎煮,必然會破壞有效成份,所以可採用與已煎好冷卻後的藥汁混合服用,才能發揮應有的療效。


三十一、為什麼有些中藥必須以煎湯代水? 所謂「煎湯代水」,就是把一帖藥分兩次煎煮,先煎好一部份藥材,去渣、存液,再用這些藥液煎另外一部份藥材。


這種分次煎煮的方法,是針對一些質地輕、吸水易膨脹、單位有效成份少、必須投以較大量藥材才能見效的植物類中藥材,如玉米鬚、白茅根、茵陳、夏枯草、益母草、仙鶴草等,醫師在開立這種中藥時,往往一開就是三十公克以上,甚至多到六十公克也不足為奇。


例如臨床上經常用來治療黃疸病症、濕多熱少、小便不利的「茵陳五苓散」即在豬苓、澤瀉、白?、茯苓、桂枝等所謂的「五苓散」的五味基礎方上,加入一倍重量的茵陳所組成。假如五味基本藥方的總重量是六十公克,那麼茵陳也要處方六十公克左右,通常單單茵陳一味其體積就已經超過五味藥的總和,如果將茵陳與其他五味藥共煎,不僅茵陳的有效成份難以煎出,而且還會吸收或影響其他五味藥的有效成份釋出。


所以用煎湯代水的分煎法就是最好的選擇。首先用水煎茵陳,丟棄藥渣,以茵陳湯液代替水再煎其他五味藥,這樣整帖方劑的有效成份能充分的煎出,提升療效。


「煎湯代水」煎藥過程雖然麻煩一點,但為了提高整帖方劑的主治效果,仍是值得選用的。


三十二、如何正確⊙藥?(“⊙”是左邊一個“水”字旁,右邊一個“筆”字。很抱歉,這個字弟字典查不到,也不會念) 一帖中藥煎好後,最後一道手續就是「⊙取藥液」。一般人習慣上都不太重視⊙藥過濾的工作,往往只認為把藥液傾倒在碗內即可,殊不知這樣簡單的動作也有一些技巧。


正確的⊙藥程序是,先將藥物與鍋具一起斷火三分鐘,然後將一條摺疊數層的乾淨棉質紗布置於小碗上作為過濾雜質用,在以手壓著鍋蓋,呈四十五度角傾倒出藥液,直到藥液流盡為止。另外為了榨取吸附在藥渣上的藥液,最好再把全部藥渣倒在一個小網洞的漏斗上,然後用瓷碗或不銹鋼蓋擠壓藥渣,充分絞出、過濾藥液,這一部份藥汁有效成份很濃,不壓榨出來而丟棄,實在浪費。


有一些人喜歡等藥液全部冷卻之後再做⊙藥工作,這種習慣是錯誤的。因為許多中藥材,如麻黃、黃芩、丹參、黃?、甘草等,在煎煮冷透後,其有效成份會凝結成較大顆粒的沉澱物,很容易在過濾時被棄置。因此為了保證湯液的質與量,務必在藥液尚未完全冷卻時,按正確方法⊙藥取液。


三十三、為什麼要添加清酒同煎? 「酒」可以通行全身肌膚,引藥氣至全身筋脈,因此有些方劑指定要「酒水」同煎,以加強療效,例如《傷寒論》中治療氣虛血少、虛勞肺痿的“炙甘草湯”,就指定清水與酒各半同煎,來增強養氣血、復血脈的功效。


現在生化科學發現,中藥含有很多的有機化合物及生物鹼類化合物,這些都是治病的主要成份,而且在乙醇(酒精)內溶解釋出度較高。譬如清熱解毒藥—“穿心蓮”,它的抗感染、解蛇毒的主要成份是穿心蓮甲、乙、丙素等,這些成份在乙醇中溶液解比在水中溶解度大;專治全身上下毒素的“延胡索”,含有十五種生物鹼,其主要止痛成份是延胡索乙、丑素,如果改用百分之四十五的乙醇煎煮,比用水煎煮的濃度高出三倍左右;目前臨床用來治療冠狀動脈心臟病及抗結核菌有相當療效的“丹參”,主要成份為丹參甲、乙、丙酮,它們大多只溶於乙醇而不溶於水。實物上如果遇到比須添加酒的方劑,可選購市售的米酒頭(酒精含量百分之三十五),及高梁酒(酒精含量百分之五十八)等酌量添加煎煮,以提高有效成份釋出量,發揮最高療效。


http://blog.xuite.net/tj1223/tjherb/16154032


http://blog.nownews.com/a0910008345/textview.php?file=27940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ron 的頭像
    chenron

    chenron的部落格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