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療法簡介


 
包克新中醫師主講(摘自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家庭醫學全書
針灸療法是利用針刺和艾灸的刺激作用,通過人體經絡腧穴的反射,促使經絡通暢,氣血調和,從而達到祛除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
本課程介紹針灸療法的基本內容,適用於本院推拿專業與中藥專業等有關課程,也可作為針灸專業的參考資料。在此網頁中,因限於篇幅,僅為綱要性質的介紹。

針灸的起源與發展
針灸療法的起源很早,根據出土文物、文獻記載等資料的考証,在石器時代,人們在勞動或搏擊時,偶被石塊撞破了身體的某一部,反而發現身上某些疾病有所減輕,可能這就是形成“刺法”的開端。古時的針刺工具是利用石器製作,故有“砭針”之說。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冶金術的發明和進步,針刺的工具,才由石制改為金屬制的。《內經》中就有“九針”的記載:饞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和火針。隨著生產不斷發展,針的質料和式樣也愈來愈精緻,近代已用金、銀、不鏽鋼等各種金屬絲製成毫針、三棱針、皮膚針及皮內針等等。

“灸”法的發現,也是早在人類懂得熟食後,無意中被火燙了皮膚,同時卻解除了身體上某種疾病的痛苦,從而聯想到用“灸”來治病。以後又找到艾葉,發現這種植物經加工後,燃燒慢而火力溫和,藥性溫熱,能透過皮膚來驅散寒邪,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便當作灸的原料,為了提高療效,以後又在艾絨中加入其他藥末來配製。開始都用艾絨直接灸灼皮膚,灸後皮膚往往潰破結疤,後來漸漸改為隔薑,隔蒜間接灸,或直接以艾炷放在皮膚上,等它將要燃盡而病人呼燙的時候才去掉,這種艾灸,灸後皮膚不潰破、不結疤、易為廣大病人接受治療。

腧穴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聚結於體表的所在,也就是臨床上下針的部位。“腧”,有轉輸的意思;“穴”,是空隙之意。腧穴又有“氣穴”、“孔穴”、“骨空”等名稱,習慣上稱“穴位”。

腧穴的作用
腧穴散佈在一定的經絡循行線上,因此,它的作用和經絡是人體氣血流通的線路,腧穴就是這些線路上的小站,轉運輸送流行著的氣血。當某些內臟有病時,在所屬經絡上的某些腧穴就會出現病理反應,如壓痛點或特殊的過敏點,針灸療法就是刺激這些“點”來調整經絡與臟腑的功能而取得療效。

腧穴的分類
從大體上分,有以下三種。
1.經穴
是屬於十四經系統的腧穴,約有361個。
2.經外奇穴
是十四經以外的腧穴,約有1000多個。
3.阿是穴
這是一種沒有固定位置的腧穴,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腧穴,所以又叫“壓痛點”、“天應穴”。

腧穴的取法
人體腧穴很多,每個腧穴的位置不同,因此取穴的正確與否,可直接影響治療的效果。要正確的取穴,必須掌握穴位的測定標準。取穴的方法有好幾種,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是手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手指為標準進行測量定穴的方法。有以下二種:


 
1.中指同身寸
是以患者的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作為1寸,可用於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2.橫指同身寸
又名“一夫法”,是由患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為准,四指橫量作為3寸。
另外有些穴位可採用體表解剖標誌取穴。如:兩乳之間取膻中穴,兩耳尖直上取百會穴,握拳於掌橫紋頭取後溪穴等。

針法
針法的意義與適應証
當人體發生病變的時候,用針刺的方法,施治於選好的穴位上,促使經絡通暢,氣血和調,以達到驅邪扶正,恢復健康,這種方法就叫做針法。

針法的適應範圍十分廣泛,目前隨著針灸醫學的日益發展,適應病症也日漸擴大,幾乎各科都可應用針灸方法。例如內科方面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痛症、痹症、腸胃病、哮喘病、痿症、中風、遺尿等;外科方面治療單純性闌尾炎等;婦科方面療效較好的有痛經、經閉、帶下等;兒科方面以驚風、疳積、小兒科中的紅眼睛、乳蛾、牙痛等效果也很好。

現代常用的針大體可分為三種:(1)毫針:長短有5分到3寸五分不等的分別,針身圓滑,用各種金屬絲製成,一般是用不鏽鋼絲制的。這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針;(2)三棱針:針身呈三角形,三邊有刃,粗細長短也有不同,多用於實熱病、淺刺放血,以瀉血熱;(3)皮膚針:又名“小兒針”,是用五、七枚小針、嵌在一端如蓮蓬狀的針柄上製成(裝五枚的稱為“梅花針”,七枚的稱為“七星針”),多用於怕痛的婦女、幼兒,輕輕敲打,安全有效。

臨床操作過程
1.預先必須練習針刺的手法。在紙疊或棉枕上作刺入捻轉的練習。

2.施術前應檢查用具和注意消毒。體位一般採取仰靠、側伏、托頤、俯伏、屈肘仰掌,橫肱,側臥,仰臥屈膝,伏臥等幾種。一般採用臥位,再用枕墊調整姿勢,要使病人比較舒適而能持久。施針時要精神貫注,謹慎從事。

3.針刺的程序、方向和深淺
針刺的程序普遍都是“先上後下,先背後腹,先頭身後四肢”。針刺方向有直刺、斜刺和橫刺三種,一般在四肢、背部、腹部用直刺,胸部、頸部宜斜刺,面部、額部宜橫刺。深淺根據病人胖瘦而有不同:一般在四肢大約半寸左右,在胸腹不宜超過半寸,頭頸部更要淺些,以免發生意外。

4.進針的方法
左手為押手,作用在固定穴位,減少疼痛,協助進針。右手為刺手(即持針的手),在進針時,輕輕將針點在穴上,一捻而進,雙手協同進針。如果用三棱針,要刺得快,淺刺半分到一分使出血。皮膚針只要輕輕敲打。

5.手法及其“補”、“瀉”
進針後力求病人產生酸、麻感覺,即所謂“得氣”。“得氣”後要施用手法,產生刺激。
常用的手法有進、退、捻、搗、留五種:

進:捻著針向裡進,用來探找產生酸麻感覺最明顯的部位。捻進快,刺激強;捻進緩慢,刺激較緩和。

退:捻著針向外退,以探找到產生酸麻感覺最明顯的部位,已經產生了這種感覺就可退進,是為了減輕刺激,或為了施行間歇的刺激。

捻:進針、退針或刺到發生酸麻的部位都要捻動。捻得快,角度大,次數多,刺激就強;相反就輕。

搗:是將針捻得上下左右搗動。

留:病人感到酸麻重脹得難忍或捻針到相當程度時,停止捻轉。針留身上,就叫“留針”。時間長短,看病情決定。一般在10~20min左右。


根據不同的病情,採用不同的補瀉手法,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補法是一種促進機體興奮的方法,來改善人體的虛寒現象。用補法時,進針後的手法較少,不留針,或留針時間較短,刺激輕。老人、小兒、婦女和一般虛証病人,在胃口不好,全身無力等情況下,宜採用補法。瀉法是採用強刺激的手法,來達到抑制機體的過分亢進。進針後的手法較多,留針時間長,對於體質較強和一般實證的病人,如食欲旺盛,大便不通等,宜採用瀉法。

異常現象的處理
(1)彎針:多因手法過猛或體位移動所引起,應恢復原來的體位,順著自然出針。

(2)滯針:多因局部緊張,針身剝蝕所引起,可試以輕度提插,待鬆動後出針。

(3)折針:多因針根剝蝕,體位移動,筋肉痙攣等原因所造成。醫者首須鎮靜,並囑病人不要驚慌亂動。若淺的針身斷端尚露在體外者,可用鑷子取出;深的要用手術才能取出,必須立即施行。

(4)暈針:多因體虛飢餓,精神不安,或初次受針,神經過度緊張,以及手法過重等原因所造成。可出現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虛脫現象,甚則昏迷。發生暈針時,立即出針,使病人躺臥,給飲熱開水,輕的很快就能恢復,重的可酌情刺人中、中沖或灸百會、足三里等穴,以促其甦醒。

(5)出針後如發現局部腫起青紫,宜揉按患處,予以熱敷或灸熨;如果腫脹過甚而不消,可在局部再灸一下,很快便可消失


灸法
灸法的意義與適應証
一般以艾製品燃著,在穴位上或患部烘灼,使感溫熱或灼痛,以通經活絡,回陽救逆,從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的目的,這種方法就叫做灸法。灸法以用於慢性病,陽氣衰弱的疾病為主。如慢性風濕病、腹瀉、胃病等效果很好。


灸法的種類與運用
直接灸
(1)艾炷灸: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燒,等到將要燃盡而病者呼燙時取去艾炷,另燃一炷。

(2)艾條灸:是由古太乙針法演進而來,臨症時取艾條一隻,點燃一端,放在距穴位一寸處薰灼,等炙處紅潤,感到灼熱為止。

間接灸
在灸處要放藥物,隔藥用艾炷燃薰,叫做間接灸,例如隔薑、隔鹽、隔蒜、隔餅……等都是。

其他灸法
除了上述的灸法而外,還有燒針尾的溫針灸,藥制如炮竹式的太乙針灸,雷火針灸,局部涂藥使發泡的天灸,使用灸筒的溫筒灸,以及外科所用的桑木灸法和神燈照等。

施灸的程序與標準
施灸的程序與施針的程序大體相同,可以參考“針法”一節。灸法的計數以“壯”為單位,每灸一艾炷稱為一壯。凡在頭面以及四肢末梢等處施灸時,艾炷宜小宜少,背腹肩股部宜大宜多;新病灸時,艾炷宜大宜多,久病宜少宜小;體強者可大些多些,虛弱者應小些少些(老幼也宜適當減小減少)。

施灸注意事項
1.防止燙傷
施灸時艾炷藥放置平正,防止滾動:艾條灸應不時向上或向左右移動,防止過於灼熱,病人呼燙時即應略為抬起,並時時彈去艾灰,注意勿使火星下落,以避免燙傷皮膚或燒壞被褥。

2.灸後處理
灸治以後,病人被灸的局部皮膚,一般呈現淺紅暈,片刻自然消失,無須加以處理。如紅暈色深,或有灼痛感,應涂以油膏少許,加以保護。如局部起泡,這就叫“灸瘡”,應涂消毒油膏,並以紗布包扎,防止繼發的感染,一般7天左右即可自癒,下次改換穴位施灸。

針灸的禁忌
在飢渴、酒醉、飽食、勞累、憤怒、驚恐、情緒不快和劇烈運動以後,都應禁針,酒醉後更絕對禁灸。


孕婦進行針灸治療,要特別審慎。懷孕5個月以內,禁刺下腹和砥部各穴;如果因治療需要,必須針上腹穴位時,也要嚴密注意,並避免用強刺激;孕期在5個月以上,上腹和腹側也禁針,其他和生殖系統關係較密切的穴位如“三陰交”、“合谷”、“腎俞”等都禁針,否則容易發生流產、早產。事實上和生殖系統有關的穴位很多,而且臨床上不免有發生暈針的機會,一旦發生時,使胎兒不能及時得到氣體交換和營養供給,因而影響生長發育,甚至造成胎兒的死亡。

對於急性傳染病的高熱患者,由於強烈刺激會影響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使高熱持續不退,或再度上升,而暈針的後果,對這種病人更加嚴重,所以高熱患者不宜針灸。

凡是肯定要用外科手術或其他專門治療的器質性疾病或嚴重感染,如肝硬化、骨折、敗血病、食道靜脈曲張的大出血等,都不是針灸的適應症,任意試用,可能耽誤治療時機,延誤病情。直接針刺腫瘤處有促進轉移和加速發展的可能,所以癌腫的局部不宜針灸。

口唇、乳頭、指尖、會陰等皮膚知覺特別敏感的區域,一般不可針刺;對極度衰弱的患者,更應注意引起暈針。在大血管鄰近如膕窩的“委中”等穴,針刺時要特別小心,必須熟悉局部解剖,否則可能造成出血或血栓形成等情況。重要臟器和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如“膻中”、“乳中”、“期門”等,禁針或不可深刺,以免損傷大腦、心臟和肝臟等重要器官。“神闕”(即臍中)因為消毒困難,容易發生感染,也是從來禁針的。

普通艾炷可以發生50℃的熱度,而且有一定的傳導滲透能力,甚至可以深達皮下二寸的地方;而肌肉神經組織在45℃時就開始喪失原有功能,因此在神經幹表淺部分的穴位要少灸或禁灸。如“耳門”下有面神經幹,“攢竹”近滑車上神經,“承扶”下是坐骨神經幹,“髀關”下面是股神經,所以這些穴位從古以來都是禁灸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nron 的頭像
    chenron

    chenron的部落格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