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不如求己21 22

一.六味地黃丸不是補腎的通用專方


六味地黃丸是宋代幼科(兒科)專家錢仲陽專門為小兒先天不足準備的一劑良葯,用以治小兒五尺之症(立遲.行遲.發遲.齒遲.語遲).六味地黃丸,只適於陰虛有熱之人,所以腎陰虛常用的一副葯.判斷腎陰虛最明顯的特徵:口乾舌燥,總想喝水.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失眠心煩.睡覺出汗.手足心熱.腦空耳鳴.


二.不適合六味地黃丸的人有那些?


畏寒怕冷.不喜飲水.睡覺流涎.痰多灦重之人,尤其虛胖的人.脈緩之人(除了運動員),基本上都是濕寒體質;


咳嗽痰多.痰色白而清稀.容易喀出.並伴有胸脘滿悶.呼吸不暢.納差食少.身重困倦.舌苔白膩.腹脹消化不良的人,就更不適宜了.此葯無半點壯陽之力,(腎.脾)陽虛之人絕對忌用,肝火過旺之人服此葯猶如火中添柴,亦不適宜.


三.杞菊地黃丸.明目地黃丸


兩葯功效相似,後者祛肝火的功效略強.主治肝腎陰虛所致的眼睛乾澀.迎風流淚.視物不明,還有防治高血壓的功效.


四.麥味地黃丸


在六味地黃丸裡面加上了麥冬(潤肺.滋陰.祛心火).五味子(納氣.平喘.止咳嗽)兩味葯.主治肺腎陰虛之咳喘(久咳氣喘,痰少而咳或乾咳無痰,伴有腰膝酸軟.氣短無力.動則出汗.時發低熱).還有就是,經常講話太多.咽喉乾燥.咳嗽無疢之人(慢性咽炎)也可選用.


五.知柏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裡加上知母.黃柏兩味祛火葯,以治療腎陰虛而又火氣偏盛之人.和六味地黃丸的區別是,在六味地黃丸適用的症狀基礎上還有頭暈耳鳴.咽乾腰酸.小便黃赤或渾濁.反頻數而熱痛.這是知柏地黃丸的主症,特別是小便黃赤.


六.耳聾左慈丸


即六味地黃丸加上磁石.石菖蒲.五味子.治耳內常聞蟬鳴聲(耳鳴),夜間更甚,聽力漸差,伴有心煩失眠.頭暉眼花.腰膝酸軟.遺精盗汗等症狀,適合陰虛型的神經衰弱患者.


七.接著再談治腎陽虛的成葯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


即六味地黃丸加上肉桂.附子兩味大熱強陽之葯.


這方子的原意為<陰中求陽>,也就是說平常體質的人,由於飲食勞倦等原因造成體內的精血(陰)一時性的缺少,而不能及時轉化成陽氣來溫暖四肢,造成一時性的虛寒.或先天體質中陽氣略顯不足,稍感怕冷,但又不是陰寒無火之人,這樣才適用.所以如果總是口乾.喜歡飲熱水而又畏寒怕冷的人較為對症.


八.冬天怕冷,是肌表有寒;夏天不怕熱,是體內無火.


若再有不愛喝水.反少易倦就是脾虛濕成的明証,不可用滋陰六味地黃丸.可試用柏子養心九.參苓白枋丸,平日再吃大棗補氣養血.沒有分泌液及皮膚乾燥都是氣少血虛無力輸布津液造成的.


九.六味地黃丸是一個治療腎陰虛的妙方.腎陰虛的症狀是口乾渴.怕熱.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舌紅無苔.脈細而數.


十.脾肺氣虛.心血不足.可先服柏子養心丸和參苓白朮丸調養,平日可吃些大棘以補血安神.


求醫不如求己22


一.補中益氣丸的功效在於益氣升陽,甘溫除熱,主治氣虛發熱和氣虛下陷之,只要覺得自己屬於<氣虛>都可參酌使用,且葯力平和.歸脾丸補氣養血安神,屬於氣血雙補之葯,主治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但此葯有些粘膩,若有大便不爽的症狀就不適合,還是補中益氣丸較為通利.


二.柏子養心丸能補氣養血,還有安神通便之效,對心臟也有養護作用,但其中含有硃砂成份,酌情使用,中病即止.


逍遙丸對肝氣不舒但又不是肝火太旺的人較為適合,尤其是那些因思慮過多而影響食欲的人更為適宜,吃完會打嗝放屁,感覺氣通神清.對真正陽氣虛弱的人,還有右歸丸及陽和丸,都專治腎陽虛弱.附子理中丸是治脾陽虛,治理脾胃虛寒,效果很好.


三.牙齒鬆動通常是腎虛之症,也是六味地黃丸的治療範圍.如果是畏寒怕風的體質,就不適合六味地黃丸,更不適合知柏地黃丸,可撰擇桂附地黃丸.口乾渴.愛喝水.脈細數.舌紅無苔都是陰虛的主症,可服食六味地黃丸.冬天怕冷,是肌表有寒.


四.中醫六大法門:砭.針.灸.葯.按蹺.導引.其中導引之法是集前五法之大成,調節經絡的升降順逆,因勢利導,以強濟弱,便可將體內多餘之能量轉移到氣血虛弱之部位.


五.牛黃清胃丸瀉胃火.龍膽瀉肝湯瀉肝火.


導赤丹瀉心火.肺火盛吃抑火丸.


六.邪火也是一種身體的能量,也是要耗費人體的大量氣血來推動運行.如果人身體五臟之間的氣血是平衡協調,便不會產生某臟偏旺上火的情況.因為五臟的功能既相互推動又相互制約,如果某臟腑氣血偏旺,必然同時會有臟腑氣血虛弱.導引法就是將那些氣血過盛的臟腑的多餘能量轉化到氣血衰弱的臟腑上.


七.案例:


婦女,五十多歲,常年抑鬰不舒服,喜哭,腹脹但能食.


診:脈胃旺肝虛,右腎亦強,常氣脹至腋下.


治:取大腸間<二間穴>,按兩分鍾便肚中腸鳴,連連放屁,腹中舒暢.


分析:二間穴為大腸經<荥水穴>,大腸為金,取此穴是<瀉金補水>瀉金則金不克木,補水則水能生木,瀉金即是瀉胃土,使土不侮木,諸法皆護持肝木,使肝氣條達,氣鬰之症隨屁而解.


八.案例:


男,四十六歲,突然頭痛欲裂,服止痛葯無效.


診:心脈旺,脾脈虛,牛黃清心丸的主治症.


牛黃清心丸瀉心火而轉生脾土,取五行中<火生土>之意.


治:先按摩整條心經,以瀉心火,再點按神門穴(輸土穴),瀉心火而轉生脾土,同樣是<火生土>.


但心火旺.脾虛,脾經必<虛不受補>,所以先點按脾經之<大都穴>(荥火穴),以便和心經順接,然後點按脾經太白穴(輸土穴)將心經之能量儲藏於脾.


九.刮痧最善補虛,但補的不是氣血兩虛的虛,而是因瘀而虛的虛.


不適合刮痧的人:


(一)心臟功能弱,容易暈倒的人.


(二)氣血很虛弱的重病人.


(三)有皮膚病的人.


(四)孕婦不要刮,安全第一.


(五)癌症病人不要刮.


(六)六歲以下小孩以捏脊取代刮痧.


十.刮痧會加速血液循環,對心臟是很好的鍜煉,作為防病來用,安全有效.刮痧半天不出痧,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病灶點很深,刮痧法觸及不到.


(二)氣血不足,體內的氣血沒有頂過來,瘀血就難以出來.這時用拔罐法可馬上見效,病灶點深的如果一拔很快出現黑紫印,那深層的瘀血就被拔出來了.


如果還是罐下無痕,要耐心在此處拔幾天,每天十分鐘,直到出現黑印為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r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